隨著大數據應用的普及,智能建筑也從原來傳統智能建筑,到現在逐漸被數據建筑所取代。那么什么是智能建筑?什么又是大數據?在互聯網、大數據及云計算的支撐下,智能建筑又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何為智能建筑?
通過將建筑物的結構、設備、服務及管理用戶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智能建筑是集現代科學技術下的產物。其技術基礎主要由現代建筑技術、現代電腦技術、通訊技術和現代控制技術所組成。
何為大數據?
大數據(big data)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通過目前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采集、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的資訊。 從2014年兩會“大數據”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就表明了,我國對大數據重要性的認識上升到國家層面。與互聯網的出現一樣,大數據帶來的不僅是信息技術領域的革命,它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以及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并成為更多新發明、新服務的重要源泉。預計到2020年,一個中國普通家庭一年產生的數據相當于半個國家圖書館的信息儲量。
智能建筑產業的發展 需借大數據呈現
與傳統智能建筑相比,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提出為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的建設提供了技術保障。新技術的融入將使得智能建筑跨向智慧社區、智慧城市,從而實現社區與社區,人與社區的完美結合。 眾所周知,傳統智能建筑數據中心的缺點包括服務器利用率低,技術進步會使它繼續降低;除了硬件的成本,服務器對空間的不斷侵占還帶來管理成本的增長。原本智能建筑也只是用來監測、控制、報警,而無法預測分析現狀和預測事故的發生。而當實現建筑的大數據分析之后,就可以實現預測、預警、規劃和引導,使建筑設備安全使用,人的環境舒適度得到調整,人員的生活、工作都能得到方便智能的應用。
而未來, 智能建筑發展趨勢必然是大數據的集成分析應用,將來智能建筑場景完全可以實現小到一個燈泡,大到整樓的安全、質量、環境,甚至到人的行為都可以通過樓宇的大數據系統來預測。
目前來看,在當今能源緊缺、能源消耗過大的世界,智能建筑具有為節約能源使用的使命。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要完成這個使命必須要借助大數據的分析。如:以建筑照明等公共用電的監控系統采集的歷史數據以及維護管理系統的故障維修統計數據為依據,深入挖掘,建立了科學的預警模型,還可以通過跟蹤取暖器、空調、風扇以及燈光等積累下來的超大量使用數據,通過數據分析為建筑能源合理使用提供數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