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節能案例 >> 正文
PM2.5降半 “深圳藍”是如何煉成的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3-15 18:14:31 用手機瀏覽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說,“珠三角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就開始系統地研究大氣污染治理問題,十幾年的時間取得了今天這樣一個成績,這也增加了我們解決霧霾的信心!

      據省環境監測中心透露,近10年(2006—2015年)來珠三角PM2.5區域年均濃度呈逐年波動且整體下降的變化趨勢。在珠三角各個城市中,深圳大氣治理最為明顯,2015年降至29.8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為副省級以上城市最優!按筮\藍”之后,“深圳藍”又火起來,這種以藍天、白云、碧海、綠樹為主的圖片通常通過深圳人的“朋友圈”傳遍全國,成為特區的另一種軟實力的體現。

      成績??詮釋“庫茲涅茨環境曲線”

      10多年前,深圳的灰霾天數最高達187天,而去年為35天,為23年來最少;PM2.5最高濃度62微克/立方米,2015年降至29.8微克/立方米,比上世紀90年代還少。而2005年以來深圳GDP增長了3.5倍多,去年破1.7萬億元。

      記者查閱根據國家環保部2月4日發布的監測通報發現,深圳是11個2015年空氣質量達標的全國城市之一,和其他城市不同,深圳經濟密集度最高,深圳縣域面積承載著省級的經濟總量。

      省環境監測中心專家鐘流認為,正是廣東綠色發展的理念和舉措不斷強化,加快描繪出了“庫茲涅茨環境曲線”(環境質量同經濟增長呈倒U形曲線關系)的后半段上揚曲線。而深圳則是這一曲線的典型。

      過去5年,深圳積極落實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實施了大氣環境、水環境、綠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動,出臺了大氣質量提升40條、水環境治理40條等系列措施,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其中,深圳空氣質量大幅提升?諝赓|量居國家74個重點監測城市前列。

      深圳綠色福利持續增加,建設了全世界唯一一個位于城市中心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至去年底,深圳全市公園總數達911個,是全國公園最多的城市。深圳已建成2400公里綠道,總長和密度居珠三角城市首位。

      經驗??調整產業能源結構十幾年前已經開始

      根據統計數據,上世紀90年代,深圳灰霾天數開始上升,在2004年達到最高點187天,創歷史最高水平。為此,深圳早在10多年前,就開始堅持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科學制定行業減排路線圖,大力治理重點行業污染。

      深圳市長許勤曾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介紹,深圳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能取得較好成績,最重要的原因是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的驅動作用,堅定不移地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而且,深圳綜合運用多種經濟手段,充分調動市場和社會的積極性,比如先行先試碳交易,邁出用市場機制促進低碳發展的第一步,推廣基于市場化運作的合同能源管理機制。

      在生態文明頂層設計方面,深圳市在2007年樹立了“生態立市”“環境優先”理念,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思想;2007年深圳便建立了直接對黨政領導一把手考核的環保實績考核工作機制。從2013年起,環保實績考核全面升級為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并順利對全市10個區(新區)、16個市直部門和12個重點企業開展年度生態文明建設考核。

      2012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不對大鵬新區進行GDP考核,這是迄今為止深圳市唯一不考核GDP的新區。與大鵬新區緊鄰的鹽田區成為了華南地區首個國家級生態區,拉開了建設“美好城區”的大幕。此外,福田、羅湖、南山等區也都成為“生態區”。

      自2012年起,市政府定期召開環境形勢分析會已成定例,這在全國主要大中城市中也屬首個。而在環境立法方面,深圳在綠色低碳發展、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生態文化、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標準。

      未來??爭創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深圳也始終認識到,目前環境污染和公共安全、城市治理仍是制約城市發展的三大短板。

      按照深圳“十三五”規劃,深圳要率先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的生態文明城市。大力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爭創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發展低碳經濟,創建國家低碳發展示范區。

      實際上,未來,深圳的環保工作難點在于治水。有一個繞不過的城市痛處——水環境治理。雖然近年來不斷加大投入,水環境質量得到逐步改善,但是部分河流仍然污染嚴重,水環境形勢不容樂觀。2015年,一項總投資800多億元,將歷時5年的治水工程拉開了帷幕,有望彌補上深圳生態城市建設最短的這塊短板。

      深圳市人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將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實施最嚴格的源頭保護、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強生態紅線管理,完善生態補償制度。全面實施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制度,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投入機制,健全環境監察體制,強化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加強基層執法能力。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推進排污權交易實質運行。進一步推動環境信息公開。“我們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實行最嚴格的環保準入門檻制度!

      ■延伸

      深圳“治氣”為何越來越讓人服氣?

      800多家家具企業,560多家撤搬涂裝生產線

      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環境質量提升過程中,家具行業的發展歷程最具代表性。

      深圳曾經是全國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家具行業是深圳市的重要傳統產業。2008年產值高達850億元。但家具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油漆,不僅造成周邊居民投訴,也成為深圳大氣環境中VOC及PM2.5的重要來源。

      深圳政府結合產業升級與落后產能淘汰,通過提高排放標準、推廣水性涂料、財政補貼清潔生產改造、加強環境執法等手段全面治理家具行業污染。

      從2010年開始,深圳800多家家具企業中,共有565家撤除或搬遷涂裝生產線,全行業關停112條無牌、無證涂裝生產線。目前,深圳家具企業全部完成噴涂工藝清潔生產改造或尾氣治理,每年減少VOC排放3萬多噸。

      除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外,深圳市堅持優質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發展戰略。

      機動車是大氣污染另一個主要來源。深圳市機動車每年的增幅均在15%以上,2016年汽車保有量全國第3,車輛密度高居全國之首。為控制機動車污染,深圳市實行車輛限牌和主城區限行,并利用特區立法全面開展車用燃油抽檢工作,確保燃油質量,加快提升新車和燃油標準。此外,還通過加大財政補貼,擴大限行范圍等措施,促進黃標車提前淘汰。2015年,深圳市實現了黃標車的全淘汰和全禁行。

      同時,深圳市還注重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現在成為全球新能源公交車投放最多、運行效果最好、管理最規范的示范城市。到2017年,深圳將計劃實現公交行業全面電動化。

      此外,結合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二線等重大工程項目,深圳市不斷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全面實施電廠、鍋爐及民用燃料LNG改造工程,積極推廣清潔能源交通工具和港口作業機械。經過10余年能源結構不斷優化,深圳市形成了以電和LNG等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現在,全市重油使用量減少300萬噸以上,天然氣占一次能源使用比例由2004年的不到1%上升到2014年的8%左右,近兩倍于全國平均水平。

      2014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將“藍天工程”作為十二項重大民生工程之一,計劃3年內投入135.4億元財政資金用于船舶、新能源車推廣等大氣環境治理和科研監測能力建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技術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