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名稱:金屬減摩修復技術
二、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交通行業 鐵路內燃機車柴油機
三、與該技術相關的能耗及碳排放現狀
我國是機械設備大國,在摩擦副運動件上的能源消耗十分可觀。我國鐵道部內燃機車保有量約有11000臺,年燃油消耗約550萬t,其中因為摩擦導致的能耗可達30萬t燃油以上。目前應用該技術可實現節能量1萬tce/a,CO2減排約3萬t/a。
四、技術內容
1.技術原理
利用機械設備的潤滑系統,將以功能材料為主要成分的摩安金屬減摩修復劑介入到機械摩擦副;在摩擦副表面相對運動的過程中,利用既有的載荷、速度、溫度等工況條件,金屬減摩修復劑中的功能材料與摩擦副表面材料發生機械、物理、化學等綜合作用,使表面的材料特性、表面形貌得到改性和優化,從而實現減少摩擦、降低摩擦損耗、節約機械設備能量消耗的效果。
2.關鍵技術
減摩修復技術是依據材料學、物理學、化學、表面工程學、摩擦學等多學科基礎理論而研發的節能技術。其關鍵技術包括:
(1)礦物原料的精細提純、層片剝離及其納米化加工制備技術;
(2)礦物原料的功能化表面改性及其插層-復合技術;
(3)減摩-修復功能材料的制備工藝及與載體的復合技術;
(4)摩擦學、表面工程分析技術。
3.工藝流程
圖1 金屬減摩修復原理示意圖
五、主要技術指標
1.摩擦系數降低60%以上;
2.表面硬度HV可達到1000;
3.發動機壓縮壓力可恢復30%以上;
4.熱能動力機械節約燃油2.5%以上;
5.發動機氣缸套壽命延長兩倍以上。
六、技術鑒定、獲獎情況及應用現狀
該技術于2009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通過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組織的技術鑒定。可廣泛應用于各種熱能動力機械、通用或專用機械、流程機械、大型機械部件、交通運載工具等其機械設備。至今,已在我國鐵路、能源、交通、運輸、工程機械等系統得到成功應用。
七、典型應用案例
典型用戶:鄭州鐵路局、廣鐵集團、烏魯木齊鐵路局、南寧鐵路局、哈爾濱鐵路局、北京鐵路局等
典型案例1
建設規模:1臺DF8B內燃機車。主要技改內容:添加金屬減摩劑。節能技改投資額10萬元,在90萬km機車運行里程上使用,每年可節能130tce,年節能經濟效益為58萬元,投資回收期約2個月。
典型案例2
建設規模:1臺DF4B內燃機車。主要技改內容:添加金屬減摩劑。節能技改投資額10萬元,在71萬km機車運行里程上使用,每年可節能76.9tce,年節能經濟效益34.3萬元,投資回收期約4個月。
八、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該技術在鐵路內燃機車上應用,可有效減少燃油消耗,提高氣缸使用壽命,減少缸內摩擦副中修頻率,減少維修時間和費用。預計未來5年,可在鐵路行業50%以上的機車上使用該技術,形成的年節能能力約20萬tce,年減排能力53萬t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