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節能案例 >> 正文
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5-5-29 10:04:32 用手機瀏覽

一、技術名稱: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

二、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交通行業 高速公路收費領域

三、與該技術相關的能耗及碳排放現狀

目前,高速公路主要的收費手段是人工收費。截止2011年底,全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經超過8.6萬km,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也達到了10,578萬輛,大中城市中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以上的城市數量達14個。到“十二五”期末,預計高速公路里程將接近11萬km,民用車輛保有量將超過1.5億輛。由于人工收費效率低下,隨著高速公路車流量不斷增加,收費站擁堵現象日益嚴重,不僅影響交通治安,降低社會生產效率,還導致了汽車油耗和尾氣排放大幅增加。應用該技術可實現節能量5萬tce/a,CO2減排約13萬t/a。

四、技術內容

1.技術原理

公路交通運輸企業的能源成本主要來自于汽車油耗,汽車行駛過程的速度變化是汽車油耗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主要通過收費站ETC車道上的微波天線與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之間的專用短程通信,在不需要司機停車和其他收費人員操作的情況下,通過微波實現車輛身份參數的快速自動識別和數據交換,獲取通過車輛的類型和所屬用戶等數據,并由計算機控制系統指揮車輛通行,其通行費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直接從儲值型IC卡中扣除或者通過記賬型IC卡信息從用戶在銀行開設的專用賬戶上扣除,從而實現車輛的不停車收費。

使用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大大減輕了高速公路交通堵塞和擁擠,有效提高了高速公路通行速度,在汽車發動機、載重量、幾何外形和公路質量等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過往車輛制動減速、怠速待車和踩油門加速的頻率得到了有效降低,即可以大幅度降低高速公路汽車能源消耗值和尾氣排放值。

2.關鍵技術

(1)DSRC設備研制

ETC專用短程通信設備由安裝在車輛上的微型化車載單元OBU和路側設備RSU構成。其中,車載單元OBU是一種具有微波通信功能和信息存儲功能的移動設備識別裝置,它以5.8GHz微波為傳播介質,采用5.8GHz微波天線,包含調制解調器和編碼、解碼電路,實現從DSRC物理層到DSRC數據鏈路層數據變換要求。車載單元OBU平時處在耗電低的休眠狀態,只有進入路側設備RSU的通信區域,被路側設備RSU發射的BST(Beacon  Service Table)微波信號激活進入相應的工作狀態;接收路側設備RSU發出的控制信息和要求,轉發下行鏈路載波,其載波已由二次副載波調制,實現上、下行鏈路的通訊。由于將采用微封裝器件、SMD焊接工藝和ABS高溫改性ABS塑料外殼,使得整個車載單元OBU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安裝方便的特點。

RSU是OBU的讀寫控制器,由加密電路、編解碼器電路和收、發獨立的微波電路及核心單元---數字信號處理器等組成,以DSRC通訊標準的數據交換方式和微波無線傳遞手段,實現移動車載設備與路側設備之間安全可靠的信息交換目的。路側設備RSU電路采用模塊化設計,選用微封裝器件、SMD焊接工藝,外殼采用不銹鋼材料和全密封防水結構,以期達到交通道路現場使用要求。

(2)密鑰系統及雙界面CPU技術

密鑰系統是整個ETC解決方案的安全保障,它有自身行業的一些特殊要求。與該技術的密鑰系統相關的關鍵技術及解決途徑包括:雙界面CPU卡開發技術、CPU卡、母卡等密鑰卡開發技術、密鑰導出、導入及分散技術和TAC碼認證技術。

(3)ETC車道邏輯

ETC車道邏輯主要包括過車邏輯、異常處理邏輯、設備檢測與控制邏輯。

(4)ETC運營模式的優化。

3.工藝流程

該技術系統流程見圖1、圖2。

圖1 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結構圖

圖2 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原理簡圖

五、主要技術指標

1.單車交易處理時間≤3s;

2.車道通行能力≥1200輛/車道·h;

3.過車速度最高可達40km/h;

4.可靠性:每10萬次交易不能有多于3次的錯誤;

5.車道信息保存:至少6萬車次過車記錄;

6.MTBF:大于1萬h。

六、技術鑒定、獲獎情況及應用現狀

該技術于2011年5月通過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專家鑒定。2000年6月,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第四屆亞太區ITS年會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組合式收費技術方案。2000年底,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確定京珠高速公路粵境南段(曲江-翁城段)采用組合式收費技術進行收費,將該項目作為組合式收費技術向全國推 廣的示范工程。同時,在廣東省開始了ETC系統的推廣應用工作。隨著國家標準的 發布和交通部門的大力宣傳,ETC建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繼廣東之后,先后有福 建、湖北、甘肅、陜西、山西、湖南、重慶、四川、遼寧、云南、貴州、新疆等省 市相繼開始啟動電子不停車收費項目的建設實施,技術成熟可靠。

七、典型應用案例

典型用戶:廣深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深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

典型案例1

建設規模:高速公路37個收費站,共建設ETC車道70條。主要技改內容:收

費站土建改造,機電設備(包括微波讀寫控制器RSU、車道計算機、電動欄桿、費 額顯示器、車牌識別器、車輛檢測器等)的鋪設和安裝,以及軟件系統的集成,軟件系統由站級子系統和車道級子系統構成,其中車道級子系統包括:車道系統、車 道監控系統、站管理系統和接口系統。主要設備包括微波讀寫控制器RSU、車道計 算機、電動欄桿、費額顯示器、車牌識別器、車輛檢測器等。節能技改投資額3500萬元,建設期5年。年節能量約為1064tce。節能經濟效益771萬元,投資回收期約4.5年。

典型案例2

建設規模:26個收費站,共建設ETC車道52條。主要技改內容:收費站土建改造,機電設備(包括微波讀寫控制器RSU、車道計算機、電動欄桿、費額顯示器、車牌識別器、車輛檢測器等)的鋪設和安裝,以及軟件系統的集成,軟件系統由站級子系統和車道級子系統構成,其中車道級子系統包括:車道系統、車道監控系統、站管理系統和接口系統,主要設備包括微波讀寫控制器RSU、車道計算機、電動欄桿、費額顯示器、車牌識別器、車輛檢測器等。節能技改投資額2600萬元,建設期5年。年節能量約為847 tce,節能經濟效益為614萬元,投資回收期約為4.2年。

八、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入ETC系統,經過多年研究建設,近幾年取得飛速發展。2009年全國使用OBU不停車收費用戶數共計52萬,開通車道條數約為1292條;2010年全國使用OBU不停車收費用戶數約為110萬,開通車道條數約為1927條;至2011年底,全國已有22個省市建設不停車收費系統,開通ETC車道約3172條,使用OBU不停車收費用戶達到約270萬。預計未來5年,全國高速公路ETC平均覆蓋率(設置ETC車道的收費站數量占比)將達到60%,ETC車道數達到6000條以上,ETC用戶量提升至500萬個,形成的年節能能力約為8萬tce,年減排能力21萬tCO2。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智能照明調控裝置在高速公路上的應用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