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名稱: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節能技術
二、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通用于中小型電動機及發電機系統
三、與該技術相關的能耗及碳排放現狀
正在服役的各類中、小型電動機所消耗的電能占我國電網總供電量的60%-70%,是第一耗電大戶。傳統電機在低負載時效率和功率因數很低,實際使用中大馬拉小車現象非常嚴重,電機大多數處于低負荷狀態,系統運行效率比國外低20%-30%,電力浪費驚人。目前應用該技術可實現節能量6萬tce/a,CO2減排約16萬t/a。
四、技術內容
1.技術原理
轉子上安裝永磁體磁極形成磁場,沒有勵磁繞組,無需勵磁電流,勵磁損耗為零,節約銅材;電樞繞組用高分子材料精密壓鑄成型工藝固定在定子上,實現電機無鐵芯化,鐵損為零,提高效率,節約硅鋼片;采用軸向磁場結構,磁場垂直分布度好,通電的電樞繞組切割永磁材料形成的磁力線產生力矩,使電機旋轉,實現電能和機械能的轉換。比傳統電機的徑向磁通結構磁能利用率好,單位功率密度高;采用智能變頻技術,配備新型智能逆變器,可以實現從零到額定轉速的高效、無級調速,調速范圍寬,精度高。
2.關鍵技術
采用軸向磁場結構設計,大幅度提高功率密度和轉矩體積比;采用新型繞制工藝和高分子復合材料高壓精密壓鑄成型工藝,有效降低繞組銅損;不使用硅鋼片作為定、轉子鐵芯材料,減少了磁阻尼,降低了驅動功率,減少了鐵損發熱源。結合自主研發的電子智能變頻技術,使電機系統在寬負載范圍效率大大提高。
3.工藝流程
永磁無鐵芯電機的生產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生產流程圖
五、主要技術指標
功率:1.1-11kW,轉速1500r/min、3000r/min、6000r/min等
效率:30%以上額定負載不低于75%,50%以上額定負載不低于85%,額定點不低于傳統高效節能電機
功率因數:30%以上額定負載不低于0.85,50%以上額定負載不低于0.95。
六、技術鑒定、獲獎情況及應用現狀
2009年,國家中小電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該設備進行了性能檢驗。工業鋸床應用表明,與異步電機加齒輪箱系統相比,系統節能30%-80%以上;工業精密銑床對比表明系統節能30%以上;工業臺鉆表明系統節能50%以上。采用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的柴油電站,同等輸出功率條件下,油耗降低約40%。與傳統電機系統相比還可節約鋼材50%左右,節約100%硅鋼片,節約銅材50%。
七、典型應用案例
典型用戶:解放軍后勤總部、浙江晨雕機械有限公司
技術提供單位:深圳市安托山特種機電有限公司
建設規模:工業鋸床用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主要改造內容:永磁無鐵芯電機和智能驅動器替代原有減速箱、皮帶輪等。每臺鋸床技改投資約6000元,建設期1年。每臺年節能1.7tce,投資回收期約4.5年。
八、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5年該技術可推廣至5%,形成約30萬tce/a的節能能力,減排能力79萬tCO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