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名稱:礦熱爐節能技術之二組合式電極系統
二、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鋼鐵行業鐵合金及化工行業電石、鐵合金等高耗能行業
三、與該技術相關的能耗及碳排放現狀
目前該技術可實現節能量100萬tce/a,CO2減排約264萬t/a。
四、主要技術內容:
1.結構特點
(1)導電元件與電極的接觸是平面接觸,改變了銅瓦與電極的弧面接觸,改變了導電方式;
(2)電極壓放系統采用了液壓卡鉗,直接卡在電極的筋片上,結構簡單,體積小。
2.技術效果
(1)改善了導電性能,提高了導電率;
(2)電極壓放時不用減負荷,提高了礦熱爐的有效運行率;
(3)由于導電的筋片伸入電極糊內,電極燒結好,基本不發生電極軟斷;
(4)電極壓放準確,運行穩定、可靠;
(5)由于導電元件與電極的接觸是平面接觸,基本沒有打電現象。
由于以上原因,電極事故明顯減少,設備有效利用率明顯提高。
五、技術條件
1.電極殼制作安裝精度要求高;
2.導電元件的制作安裝精度高,要保證導電元件與電極殼筋片之間緊密接觸并能滑動;
3.電極燒結高度掌握準確,不發生過燒。
六、典型項目投資額及效益:
6300kVA礦熱爐160萬元;12500kVA礦熱爐250萬元;25000kVA礦熱爐310萬元。單位節能量按冶煉75 硅鐵計算400-800kWh/t。項目節能量按25000kVA 礦熱爐計算800-1600萬kWh。
七、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我國現有大中小型鐵合金礦熱電爐3000多臺,今后隨著淘汰小電爐和新上電爐大型化,基本上大中型礦熱電爐都可應用該項技術,總的節能潛力50億kWh左右。預計未來5年,該技術在行業內的推廣潛力可達到30%,節能能力150萬tce/a,減排能力396萬tCO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