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名稱:提高火電廠汽輪機組性能綜合技術
二、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電力行業火電廠或核電廠汽輪機組
三、與該技術相關的能耗及碳排放現狀
目前,火力發電廠集中表現在實際運行中經濟性偏離設計狀態較高,存在很大的節能潛力。通過對不同類機組進行診斷分析、研究,發現火力發電廠普遍存在本體效率較低、熱力系統冗余與泄漏、運行參數不合理等問題,可利用系列節能技術進行解決,從而提高汽輪機組性能。汽輪機組熱力系統的狀態是影響機組能耗和運行安全經濟性的重要影響因素,目前很多機組存在熱力系統運行損失大、維護成本高、檢修后性能下降快等問題。目前該技術可實現節能量70萬tce/a,CO2減排約185萬t/a。
四、技術內容
1.技術原理
以理論為基礎,實踐為依據,重點改造汽輪機組兩端,完善優化中間,綜合治理,提高機組整體性能。在保證機組安全及滿足各種運行要求的條件下,通過設備 性能改進,優化熱力系統,簡化系統流程,以減少系統泄漏,簡化運行操作,降低 維護成本,達到節能降耗,提高機組安全經濟性的目的,并有利于機組長期保持較 高的經濟性水平。
2.關鍵技術
(1)汽輪機組性能診斷技術;
(2)提高汽輪機本體性能改進技術;
(3)熱力系統及設備改進技術;
(4)設備檢修工藝改進措施與方法;
(5)最佳運行與維護措施與方法。
3.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見圖1。
五、主要技術指標
1.改進后機組熱耗率降低80kJ/kWh-150kJ/kWh(主要針對300MW-600MW級機組);
2.改進后機組可在長時期保持較高的經濟性水平;
3.降低維護成本;
4.降低單位發電量的污染排放。
六、典型應用案例
典型案例1:國電欽州發電有限公司1號機組提高性能節能減排改造項目
技術提供單位: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設規模:5臺機組(4x300MW機組、1x600MW機組)。建設條件:已投產、未進行熱力系統優化。主要技改內容:汽封系統改進;熱力系統優化。主要設備:汽輪機本體、汽輪機組熱力系統。節能技改投資額1810萬元(4x360+1x370),建設期每臺機組60天(結合機組大修實施)。年節能量:改進后機組額定工況下對應發電煤耗率分別下降:7.38
g/(kW∙h)、5.10 g/(kW∙h)、5.06
g/(kW∙h)、5.55g/(kW∙h)和4.86g/(kW∙h),按年利用小時5500計算,各機組每年可節約標準煤分別為:12177噸、8415噸、8349噸、9158噸、16038噸,共計54137噸/年。節能經濟效益:標煤價格800元/噸計算,改進機組每年可減少燃煤成本共約4330萬元。投資回收期6個月。
典型案例2:廣東紅海灣發電有限公司1、2號機組性能診斷試驗及節能優化項目
技術提供單位: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設規模:2臺機組(2x300MW機組)。建設條件:已投產、未進行熱力系統優化。主要技改內容:更換調節級噴嘴;汽封系統改進;熱力系統優化。主要設備:汽輪機本體、汽輪機組熱力系統。節能技改投資額1560萬(2x780),建設期每臺機組60天(結合機組大修實施)。年節能量:額定工況下發電煤耗率下降:7.82
g/kWh和7.00g/kWh左右,按年利用小時5500計算,年節約標準煤分別為:12903噸、11550噸,共計24453噸/年。節能經濟效益:標煤價格800元/噸計算,每年可減少燃煤成本約1956萬元。投資回收期10個月。
七、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目前,發電行業均非常重視節能減排、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本技術表現出很強的市場吸引力,為各企業所積極采用,近年來得到快速的推廣。未來五年,預計可為30%的發電企業采用,總投入10億元,節能能力可達210萬tce/a,減排能力554萬tCO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