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路燈管理處于1997年10月與丹東三安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安裝、運行《城市路燈監控管理系統》,相繼建成監控調度中心1個和控制節點終端89個,利用無線數據電臺連接成一個集無線通訊、控制、數據采集的一體化監控系統,呈放散式遍布對全市主、次干道和部分大型生活小區的道路照明實施“四遙”(遙測、遙控、遙信、遙調)管理。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鎮江市城市框架的不斷拉開,潤揚大橋的建成和行政中心的即將搬遷,市區主次干道由原來的50多條增至100多條,至2004年年底全市路燈總盞數已達3萬多盞,架空、電纜線路近1187km,專用控制設備200KVA-315KVA桿式、箱式變壓器57臺,控制箱(柜)365臺(套),路燈容量達6980kw。這一迅猛發展的勢頭下,現有“四遙” 路燈監控設施已日顯不適應。尤其是我市城市路燈監控系統由于建立得比較早,受當時技術條件限制和長期使用,原有軟硬件設施配備、監控調度中心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更不能滿足全面、有效、快速、節能等監控需求,具體表現為: 1、設備陳舊簡陋。 目前主控中心的2臺監控微機還停留在奔騰3水平,隨著科研單位軟件的研發升級和年復一年的監控信息數據的倍增,系統硬件已遠遠不能滿足軟件的需要。
2、監控中心面積狹小。 監控中心面積只有22m2,并存在值班人員休息室狹窄、設施陳舊等問題。
3、控制功能不齊全。 監控調度中心不具備實現代表當今先進潮流的遙視(視頻監控/電視墻)功能,不能充分發揮系統的多功能、多角度的實時監控,也不能達到合理配置節電器,解決電荒矛盾的問題。
4、總體功能落后。 已明顯落后于其他大中型城市路燈監控中心。 由鑒于此,鎮江市道路照明無線監控系統面臨亟待全面升級的需要,以增強全面、有效、實時監控能力。我們初步設想是:
1、新建中央控制室。 擬從今年著手并在兩年內,重新建設一個60m2-100m2的中央控制室,以合理安置路燈監控中心的所有設備。
2、軟件系統升級。 使用當前最先進的路燈監控軟件系統。
3、微機設備升級。 更換主控中心原有2臺監控微機。配合路燈監控軟件升級,配置2臺品牌高檔次微機,其中一臺作為系統備份微機,在需要時能自動參與路燈監控,以提高系統的延續性、穩定性。
4、監控硬件升級或更換。 把握無線智能監控系統前瞻性,更換或升級路燈監控中央設備。
5、增加遙視監控功能。 在全市交通繁忙的主干道、重要廣場、景點、風光帶,增裝視頻監控設備,在現有“四遙”的基礎上實現“五遙”功能,達到直觀明了監控目的。
6、節點顯示幕墻改造擴容。 緊跟城市道路建設進程,在實施路燈工程的同時,一并安裝遙控節點,并對現有的全市節點顯示幕墻實行擴容。
7、安裝節能設備。 在用電量高的道路照明專用電房和控制設備內,安裝LDKT系列路燈節電設備,并通過智能接口接入到監控系統中,即與遠程監控“五遙”功能結合為一體,以便在調度中心實時了解節電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調整其運行參數,利用系統點位準確控制、靈活啟閉、穩定電壓的功能,達到節能降耗、延長燈泡壽命、降低維護成本和節約電費的目的。 我們預期通過以上一系列技術措施和科技投入,增強我市的無線智能監控系統功能,在正常發揮原先具備的通訊(遙訊)、數據采集(遙測)、遠程監控(遙控)、巡查巡測、報警、顯示打印等功能的基礎上,增加兩項功能:
1、遙視功能。 通過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值班人員如同“身臨其境”直觀方便地對重要主次干道、景點廣場照明實施現場監控、調度,提高照明服務質量和照明安全功能。同時,通過在城郊結合部增裝遙視功能后,便利值班人員發現監控路段的偷盜現象,與110聯動,有效地打擊和防范盜竊犯罪活動。
2、節電功能。 隨著城市照明事業的發展,把不斷增加的電耗控制在合理水平上,已成為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在新建道路、廣場、景點庭院燈、草坪燈的照明中普及推廣使用節能燈泡之外,通過“遙視”可在不適合采用半夜燈方式的城區交通繁忙道路,發揮LDKT系列路燈智能節電器的節能功能。經對20臺節電器實地檢測,節電率可達23-30%,而且每年僅此節約電費約240萬元,經濟效益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