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燈的原理 |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07-5-17 10:31:53 用手機瀏覽 |
節能燈又叫緊湊型熒光燈(國外簡稱CFL燈)它是1978年由國外廠家首先發明的,由于它具有光效高(是普通燈泡的5倍),節能效果明顯,壽命長(是普通燈泡的8倍),體積小,使用方便等優點,受到各國人民和國家的重視和歡迎,我國于1982年,首先在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成功研制SL型緊湊型熒光燈,二十年來,產量迅速增長,質量穩步提高,國家已經把它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節能產品(綠色照明產品)作為推廣和使用。
現如今我們所講的節能產品主要都是針對白熾燈來講。普通的白熾燈光效大約在每瓦10流明左右,壽命大約在1000小時左右,它的工作原理是:當燈接入電路中,電流流過燈絲,電流的熱效應,使白熾燈發出連續的可見光和紅外線,此現象在燈絲溫度升到700K即可覺察,由于工作時的燈絲溫度很高,大部分的能量以紅外輻射的形式浪費掉了,由于燈絲溫度很高,蒸發也很快,所以壽命也大縮短了,大約在1000小時左右。
節能燈主要是通過鎮流器給燈管燈絲加熱,大約在1160K溫度時,燈絲就開始發射電子(因為在燈絲上涂了一些電子粉),電子碰撞氬原子產生非彈性碰撞,氬原子碰撞后獲得了能量又撞擊汞原子,汞原子在吸收能量后躍遷產生電離,發出253.7nm 的紫外線,紫外線激發熒光粉發光,由于熒光燈工作時燈絲的溫度在1160K左右,比白熾燈工作的溫度2200K-2700K低很多,所以它的壽命也大提高,達到5000小時以上,由于它不存在白熾燈那樣的電流熱效應,熒光粉的能量轉換效率也很高,達到每瓦50流明以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