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節能知識 >> 正文
配電網無功補償探討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07-5-16 9:13:49 用手機瀏覽

1無功補償的合理配置原則 從電力網無功功率消耗的基本狀況可以看出,各級網格和輸配電設備都要消耗一定數量的無功功率,尤以配電網所占比重最大。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無功功率的傳輸損耗,提高輸配電設備的效率,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應按照“分級補償,就地平衡”的原則,合理布局。

(1)總體平衡與局部平衡相結合,以局部為主。

首先要滿足整個縣局電網的無功電力平衡,其次要滿足變電所,10kV配電線路的無功電力平衡。如果無功電源的布局,補償容量和補償位置選擇不合理,局部地區的無功電力不能就地平衡,就會造成不同分區之間無功電力的長途輸送和交換,使電網的功率損耗和電能損耗增加。因此,在規劃過程中,要在總平衡的基礎上,研究各個局部的補償方案,求得最優化的組合,才能達到最佳的補償效果。

(2)電力部門補償與用戶補償相結合。

在配電網絡中,用戶消耗的無功功率約占50%~60%,其余的無功功率消耗在配電網中。因此,為了減少無功功率在網絡中的輸送,要盡可能地實現就地補償,就地平衡,所以必須由電力部門和用戶共同進行補償。

(3)分散補償與集中補償相結合,以分散為主。

集中補償,是在變電所集中裝設較大容量的補償電容器。分散補償,指在配電網絡中分散的負荷區,如配電線路,配電變壓器和用戶的用電設備等進行的無功補償。集中補償,主要是補償主變壓器本身的無功損耗,以及減少變電所以上輸電線路的無功電力,從而降低供電網絡的無功損耗。但不能降低配電網絡的無功損耗。因為用戶需要的無功通過變電所以下的配電線路向負荷端輸送。所以為了有效地降低線損,必須做到無功功率在哪里發生,就應在哪里補償。所以,中、低壓配電網應以分散補償為主。

(4)降損與調壓相結合,以降損為主。

利用并聯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達到無功電力就地平衡,減小網絡中的無

功損耗,以降低線損。與此同時,也可以利用電容器的分組投切,對電壓進行適當的調整,

這是補償的輔助目的。在一般情況下,以降損為主,調壓為輔。

2無功負荷的最優補償

據有關文獻介紹,主張配電網絡基本上不輸送無功功率,其無功功率的缺額主要依靠“就地補償”來解決。

(1)變電所無功負荷的最優補償。

根據就地補償的原則,變電所補償應以本身的無功損耗為主。要結合網內無功潮流的分布以及配電線路,用戶的無功補償水平來考慮。由于變電所一般均設兩臺變壓器,二次側接線,又可分兩段接線,為了適應變壓器分臺運行和二次側分段運行及檢修方便,補償電容器組以分成兩組為宜。其容量一般均能適應輕載無功負荷(接近主變壓器空載運行)及平均無功負荷(接近主變壓器正常無功負荷)一般可按主變壓器容量的10%~15%確定。

(2)配電線路無功負荷的最優補償。

在配電線路上裝設電容器,具有投資省,見效快,投運時間長和降損效果顯著的優點,而且安裝簡便,維護工作量小,事故率低,特別適應于農村配電線路等負荷點多的供電狀況。

現就無功補償的最優補償容量,最佳安裝位置和降損效果進行分析。

①最優補償容量。

當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通過網絡電阻時,會造成有功功率損耗。當輸送的有功功率一定時,輸送的無功功率越大,總的功率損耗就越大,顯然可見,當網絡結構已定,輸送有功功率一定時,總的功率損耗完全決定于輸送無功功率的變化。輸送無功功率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負荷功率因數的高低。負荷功率因數越低,則負荷所需要無功功率越大。因此,可以直接由功率因數的變化來分析無功功率,有功功率和線損之間的關系。如下式:

 

式中:

ΔP—有功功率損耗(kW);P—有功功率(kW)

Q—無功功率(kvar);U—線路額定電壓(kV)

R—線路額定電阻(Ω);cosφ—線路功率因數

②最佳裝設位置如表1

表1 不同裝設組數的最佳位置表

 

(3)用戶無功負荷的最優補償。

用戶進行無功補償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補償后供電網絡的無功線損減少到最低限度,以獲得最大的降損節電效益;二是使本單位的功率因數提高到一定水平,以獲得更多的電費獎勵。

下面以各種補償方式進行選擇。

①集中補償。

將電容器組裝在專用變壓器的低壓母線上。能方便地同電容器組的自動投切裝置配套。自動追蹤無功功率變化而改變用戶總的補償容量,避免產生過補償或欠補償,從而使用戶的功率因數始終保持在規定的范圍內,達到最優補償。

②分組補償。

電容器分散裝設在主要用電設備的車間內,就近補償用電設備所消耗的無功功率,以減小線路輸送無功功率的損耗,這樣分組補償比集中補償降損節電效益更好,達到最優補償。

③單臺電動機的補償。

電容器組隨電動機同時投入運行和退出運行,使電動機消耗的無功功率得到就地補償,減少線路輸送無功功率以獲得明顯的降損效益。

④補償容量的確定。

A:按“功率因數獎罰辦法”的要求計算補償容量,用戶按當地供電部門規定的功率因數標準,進行無功補償。按下式計算

式中:Qb——并聯電容容量(kvar)

Pmax——最大有功負荷(kW)

cosφ1、cosφ2——補償前、后的功率因數值

B:單臺電動機補償容量的確定,按下式計算

 

式中:Q——無功補償容量(kvar);U——電動機的額定電壓(kV)

I0——電動機空載電流(A)

 

3無功補償后的降損節能效益

由于進行了無功補償,可使補償點以前的線路中通過的無功電流減小,從而使線路的供電能力增加,減小損耗。

例:我公司“臨縣電力公司林家坪供電站”在2000年1月~2月份,實際供售電量情況進行分析。該站1~2月份,有功供電量1526萬kW·h,無功供電量16842萬kvar·h,售電量133.29kW·h,功率因數0.67,損耗電量19.31萬kW·h,線損率12.654%。裝設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后,如功率因數由原來的067提高到095 時,(1)可降低的線路損耗Δp

(2)減少線損率12.654%×50%=6.333%

(3)減少損耗電量152.6×6.333%=9.6642萬kW·h

(4)按購電價0.237元計算,可減少購電費

0.237×96642=22904.15元

總之,增加無功補償后會減少無功在電網中流動,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線損,其次能很好地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網重慶節能公司完成瑞升電化礦熱爐節能改造
礦熱爐節電技術措施的研究與探討
電力用戶安裝無功補償裝置的經濟效益分析
諧波治理及無功補償裝置節電項目案例分析
變壓器容量及其阻抗電壓關系的探討
配電網無功補償經濟效益分析
什么是諧波?怎么產生的?
請問何為電機的軟啟動?有何特點?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