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區和企業的供配電系統,電能浪費很大,其問題是多方面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如下述。
① 電網容量與負荷不匹配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電量迅速增加,原建配電網的設備和導線均與用電量不相匹配,不少地方超負荷運行,不僅影響供電安全,還大大增加了配電系統的損耗。節能改造的辦法就是更新線路與設備。
② 供電電壓不合理
有些地區和許多較大型用電單位的供電電壓偏低,如過去規定企業進線電壓應為6千伏,中間需經過多次降壓,既需較多的建設資金,又增加了系統的電力損耗。適當提高供電電壓,將原二次乃至三次降壓減少為一次,可大大減少供電系統的設備與線路損耗。
③ 布局不合理
許多地區的用電戶和企業的用電設備遠離配電中心,使得低壓(0.4千伏)送電距離過長,造成很大的線路損耗和電壓降落。這種情況在舊的大、中型企業中普遍存在,原因是當時設計規定配電中心要建在企業的引進電源的一端。改善的措施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移近配電中心與用電設備的距離,將原來低壓長距離送電改為高壓長距離、低壓短距離送電,可以大大減少送電線路的損耗。
④ 無功功率短缺
隨著經濟的發展,供配電系統中感性負荷迅速增加,眾多的配電變壓器和電動機處于低負荷率的非經濟運行狀態,造成供配電系統無功功率的大量需求,如不及時補充,將引起供電電壓質量下降,系統損耗增加,既要浪費電能,又將影響供配電設備的使用率,甚至造成事故。解決以上問題的技術措施是在供電方和用電方加裝補償電容,前者稱集中補償,直接受益者是供電部門,用戶的效益來自少受功率因數不達標的罰款;后者稱為就地補償,直接受益者是用戶,主要是減少線路損耗。無功補償的效益除上述之外,還可以增大發電機、變壓器等設備的利用率,降低供電成本,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性。
⑤ 配電設備陳舊落后
我國在用的配電設備如配電變壓器及各類開關,許多是陳舊落后的,由于資金不足和相關部門節能意識不夠等原因,不能及時更新,結果浪費了大量電能。如配電變壓器的空載損耗60年代初的ST型變壓器是70年代初期產品S1型變壓器的1.32倍,S1系列又比S6系列的大約14%,而90年代后期以前應用的S7系列變壓器又比S6系列的小45%,90年代末國家推廣使用的S9系列變壓器的空載損耗和負載損耗更小。其它如電磁開關、電纜接頭及連接金具等情形類似。如能及時更新這些陳舊落后的配電設備,可使配電系統減少大量無謂的電能浪費。
示范EMC實施過一些以上內容的改造項目,都獲得較好的節能效益,所得的環境效益與其它節電項目線類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