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個潛在用戶,如何判斷節電控制器能否取得最佳應用,關鍵需要調研用戶的相關技術和經濟指標。
技術指標主要是通過實測電機的運行參數來判斷電機的運行效率以及可能的節能空間,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看標稱電流與實際運行電流是否差別較大,差別越大,節電效果就越好。
第二:看功率因數,如電機的功率因數低于0.6以下,就會獲得比較好的節電效果。
第三:看運行電壓,運行電壓高出380V,如夜間運行時段或變壓器容量富余的用戶,在應用相控節電器后會有比較好的節電效果。
第四:對于負載率超過65%-75%的電機,將不是一個好的應用。因此,要注意避免在負荷率大于75%以上的電機使用相控節電器。
經濟指標主要是調研用戶的需求期望和經濟可行性,包括:
第一:用戶節電率的期望。
第二:用戶對生產工藝的要求。
第三:電機的日(年)運行小時數。
第四:電價水平。
第五:用戶投資回收期期望等。
技術指標決定節電器在該用戶特定情況下的節電效果,而經濟指標直接關系到該項節能改造的投資可行性,對一個成功的應用來講,這兩個指標都十分重要。 因此,做好用戶節能潛力調研,填好《節能潛力調研表》 是節電器能否成功應用的前提和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