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生產過程中的坯件、模具烘干環節,是整個陶瓷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然而這一環節給眾多的陶瓷生產廠家造成了能耗大、污染重、環境差、經濟效益低的后果。為了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改善環境、提高經濟效益多少陶瓷廠家在苦苦地尋求一條陶瓷坯件烘干環節的新路。
陶瓷窯爐余熱利用新裝置,科學地、系統地利用陶瓷窯爐余熱,作為全部熱源進行坯件、模具烘干的新技術裝置。大大降低了能耗、減少了污染、改善了生產廠家內外的工作、生活環境,提高了經濟效益。
現就陶瓷坯件烘干環節和陶瓷窯爐余熱利用新裝置分述如下:
一、陶瓷坯件烘干環節的內容
陶瓷產品是經過由濕泥做成坯件(也叫濕法成型),濕坯件通過烘干、修洗、上釉后進入窯爐燒成的。從濕坯件到烘干進入窯爐前的過程有很多的工序,因此,我們把這一過程稱之為坯件烘干環節。這一環節的核心就是如何將坯件、模具烘干。因此,它包括烘干熱源的選擇工序(自身熱源有:窯爐余熱熱源利用工序。外增熱源有:熱風爐、鍋爐、等熱源輸送工序和氣燒紅外線爐、電熱爐、藕煤爐等供熱工序)、鏈干機脫模干燥工序、烘房脫模干燥工序、坯件洗水、施釉后再烘干工序和生產車間整套熱風輸送管道布局工序等。簡單地說也就是取熱、輸熱、用熱工序。從歷史沿襲以來,由于各地各廠對取熱、輸熱、用熱的觀念和方法不同,在整個坯件烘干環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結果就有很大的差別和不同。
二、人們對陶瓷坯件烘干環節的認識與做法
在整個陶瓷生產過程中,瓷泥的制作與瓷泥的配方工藝,是廠家非常重要的技術環節,關系到產品質量的好與壞,產量的高與低。同時,瓷器的燒成也是廠家非常重要的技術環節,也關系到產品質量的好與壞,產量的高與低。因此,從全國范圍來看,陶瓷生產廠家沒有一家不是將所有的技術力量與重點都放到了這兩個環節上。而處于這兩個環節之間的陶瓷坯件烘干環節卻被人們在認識上忽略了,認為坯件的烘干不需要什么技術,因此在這方面的研究人才也很缺乏。
人們對陶瓷坯件烘干環節中的技術是怎樣認識的呢?根據我們對湖南、江西、河南、河北、四川、重慶、廣東、廣西、江蘇、山東等陶瓷產地的調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問題:
取熱的問題:人們取熱采取在冷卻帶分段取熱的辦法,不分產品的大小與形狀,機械地分段取熱。結果是取熱不充分,窯尾出瓷溫度達100度左右,需要通過一段時間機械冷卻后才能進行質檢工序。同時造成這樣的結果是人們不知道熱風的抽取量與急冷風的打入量的平衡關系。熱風抽取過大,就會引起窯爐燒成帶的高溫區向冷卻帶產生位移,影響瓷器的燒成或增加能源的消耗。同時還會引起炸瓷,嚴重影響生產產量與質量。眾多的陶瓷生產企業由于害怕影響產品的燒成和炸瓷,不敢過多的抽取熱風,因此造成余熱熱量獲取的不足。
輸送熱的問題:首先人們沒有處理好進風管與供熱點出風管的關系問題,大多都是進風管直徑大小,供熱點出風管橫切面積的總和遠遠大于進風管的橫切面積,沒有形成一定的風速,造成只有熱量而沒有熱風流動的高溫烘烤現象。其次是在輸熱管道架設的過程中,常常出現90度或小于90度的對接角(也叫死角),這樣使熱風經過死角時,好像流水流進了消力池或回水灣一樣,減慢了熱風的流速,損失了熱量。因此,在熱的輸送過程中損失了大量的熱,不能達到完全烘干濕坯件的作用。
用熱的問題:由于取熱和輸送熱達不到要求,所需濕坯件靠窯爐余熱全部烘干就很難做到,也談不上合理調配用熱的問題,只能增加補助熱源,用高溫去烤干濕坯件和模具。
由于靠窯爐自身余熱無法烘干其窯爐設計燒成產品總量的坯件烘干問題,只好沿襲歷史的做法了。沿襲的第一個方面是,只要加熱就能使坯體得到烘干。因此增加輔助熱源對坯體盲目加熱,認為熱的溫度越高對濕坯件的干燥速度就會越快。例如:江蘇無錫某陶瓷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陶瓷酒瓶的廠家,有一條72米3板天然氣輥道窯和一條63米3板輥道窯,日燒成產量2.5萬件左右,除了本身窯爐余熱供熱以外,還投入了1臺燃氣熱風爐加熱,其結果還是不能使坯體及時烘干,影響生產,同時坯體還出現開裂變形的現象,產品合格率不理想。江西樟樹某陶瓷制品有限公司,該公司也是專業生產陶瓷酒瓶的企業,擁有3條燃氣窯爐分別是,60米3板輥道窯1條、50米2板輥道窯1條、65米小截面隧道窯1條。按窯爐設計燒成產品總量可以日生產4.6萬件。但該公司毎日只生產2.8萬件(也就是說,三條窯只生產兩條窯的設計生產產量),其主要的理由是,可以利用三條窯的余熱來烘干其坯體,但烘干效果很不好,到陰冷潮濕的天氣還要增加熱風爐供熱。象這樣的情況全國各地日用陶瓷廠都帶有普遍性。又如湖南某瓷業集團有限公司,由于過于加熱,引起了火災。他們其中有二個分廠曾經加熱過大將其烘房都燒掉了。
沿襲的第二個方面是,不加熱讓其坯體在自然環境中慢慢干燥(或叫脫水)。湖南省常德市某瓷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生產衛生潔具的廠家,有1條日燒成衛生潔具400件產量的液化氣隧道窯,窯爐余熱只能用于裝坯烘房。模具、坯件烘干根本沒用熱源,主要靠自然室溫加上電動吊風扇、排風機攪拌,經過長時間的自然烘干來完成。其結果是浪費了很大的廠房面積和電力資源,坯體和模具的干燥受環境和天氣的影響。由于長時間坯體不能干燥,有的出現坯體變型的現象,影響產量和質量,生產周期長。象這種現象在全國也比較普遍,特別是生產衛生潔具的廠家。
由于沿襲歷史做法的原因,沒有將利用窯爐余熱與坯件烘干很好地結合起來,給人們帶來很多的困惑,這樣好的能源就在無形中被白白浪費。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