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中小股東利益 漢能移動能源向上市公司發出私 | 10-24 |
10月23日,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能移動能源”)發布公告稱,決定對持有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0566.HK,“上市公司”或“漢能薄膜發電”)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于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私有化之后公司擬在國內A股上市。 公告表示,鑒于上市公司停牌已經超過三年,出于對中…… |
新能源邁入平價時代 綠色金融成為能源變革核心要素 | 10-23 |
10月19日,在“2018國際能源變革論壇”的“綠色金融推動能源轉型分論壇上,協鑫新能源副總裁周海兵表示,資金是能源產業發展的助推器,資本導向效應能夠有效促進能源產業的結構優化。推進能源變革,特別是在光伏產品成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綠色金融已成為太陽能發電在全球更大范圍內實現平價上網,推進能源變革的核心要素之一!敖15年來,光伏組件價格從每瓦約30元下降至2元以下,系統造價從每瓦5…… |
電力需求及風能太陽能的增長將改變中國未來的能源結構 | 10-17 |
中國正在引領世界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增長:到2034年,太陽能光伏發電將超過煤炭作為主要的發電供給,到2050年將覆蓋該地區52%的電力需求。到2050年,風力發電將占大中華區發電量的32%。到2050年,由于建筑和交通領域的用電量的增加,電力需求將增長近三倍。能源需求的快速電氣化以及風能太陽能發電量的增長將主導中國未來的電力結構。這些是 DNV GL 2018年能源轉型展望報告…… |
智能互聯時代,百度云如何助力能源行業實現數字化? | 10-15 |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電力需求日益增強,根據國家能源局、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17年全國電力可靠性年度報告,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為6.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我國在電網建設與改造上投入了大量資金,電網的覆蓋面、供電能力以及設備的數字化程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為建設真正的智慧能源,百度云采取與企業合作、開啟中國智慧能源百度公共服務云平臺、共建ABC+IoT數字能源…… |
北汽新能源漫漫上市路 終于塵埃落定 | 09-30 |
北汽新能源歷時9個多月的“借殼”上市終于有了結果。9月25日晚間,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已全部實施完畢,公司股票將于2018年9月27日復牌。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北汽藍谷”,證券代碼不變仍為“600733”,復盤當日公司股票不設跌漲幅限制。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成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也是繼蔚來汽車9月12日登陸紐交所后,第二…… |
國際油價寬幅震蕩 | 09-26 |
受多重因素影響,國際油價當周(9月10日至14日)寬幅震蕩,多空雙方相互制衡,在紐約市場上,輕質原油主力期貨合約在每桶70美元關口一線展開拉鋸戰。截至最后一個收盤日(1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40美元,收于每桶68.99美元,漲幅為0.58%,而1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09美元,收于每桶78.09美元,跌幅為0.12%。 從基本…… |
今年上半年鋰電池材料行業產能擴張 | 09-25 |
按照“十三五”規劃,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00萬輛,將促進動力電池的需求快速增長。加上3C產品和儲能領域,預計2020年國內鋰電池的需求總量達到174吉瓦時。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鋰電行業新增投資806億元,涵蓋鋰電池電芯及鋰電池各部件,如四大關鍵鋰電池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和其他輔助零部件材料! |
特朗普能源新政影響甚微,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長強勁 | 09-25 |
8月2日,國際能源署《世界能源投資2018》在北京發布。2017年,全球能源投資總額為1.8萬億美元,連續第三年下降。發電行業投資下降最為顯著,煤電、水電和核電投資的下降超過了光伏發電投資的增長;剂瞎⿷馁Y本支出維持在2014年水平的2/3左右。電力行業連續第二年吸引了全球最多的能源投資,反映了全球經濟持續電氣化的進程,其中電網和可再…… |
吉利5000萬投資武漢,只為布局新能源動力電池 | 09-20 |
繼8月份累計銷量突破100萬,成為今年首個銷量破百萬的自主車企后,吉利又傳出新動作,將在武漢投資5000萬建設新工廠。 根據報道,此次吉利通過旗下子公司投資,注資5000萬元在武漢設立湖北吉利衡遠新能源科技公司。公司將以動力電池為主要產業。吉利集團CEO徐志豪兼任新公司董事長。吉利集團方面也表示,此次在湖北成立新公司,是吉利新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舉措,未來將成為吉…… |
[圖文]史玉波:未來能源發展趨勢及對策 | 09-19 |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 史玉波 未來能源的特征是,發展呈現出終端化、分布化趨勢;技術突破加快能源利用方式轉變;跨越自然壟斷:因地制宜、能源產消一體化;分布式生產利用與投融資模式的創新突破;跨越行業壁壘:多能互補、互惠;最終實現環境友好、均衡發展的目標。 未來能源將實現以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