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縣18萬噸廢棄秸稈讓“三方共贏” | 01-25 |
徽縣是典型的甘肅南部農業大縣,全縣主要種植玉米、油菜、小麥等農作物,每年農作物秸稈產生量在18萬噸以上。如何將大量的農村秸稈廢棄物變廢為寶?多年來,經過探索,徽縣走上了一條“變廢為寶”的秸稈與農業產業循環發展之路。 “以往農村廢棄秸稈成為農村污染物,秸稈燃燒不僅浪費資源,也污染了人居環境。如今‘變廢為寶’,農民得到了真切的實惠。”徽縣能環辦主任高斌說,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徽縣積極…… |
[組圖]兩項與生物質能相關 《2022年能源監管重點任務清 | 01-24 |
1月12日,國家能源局印發《2022年能源監管重點任務清單》,其中與生物質能相關的有兩項,分別是:乙醇汽油推廣專項監管、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專項監管。 …… |
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建立生物質燃料供應服務機制 | 01-24 |
涼山新聞網訊(陳龍)近期,州煙草專賣局(公司) 立足“穩煙區、穩煙田、穩煙農”,緊扣“我為煙農辦實事”,探索建立生物質燃料供應服務方式,切實解決煙農使用生物質燃燒機的后顧之憂。 州煙草專賣局(公司)編制了生物質顆粒燃料供應方案、談判文件及相關記錄表格,在產煙分公司推薦的9家供應商中,邀請具有生產及銷售生物質燃料能力的7家供應商參與談判,由部分產煙分公司煙基部門負責人、煙農合作社代…… |
德州市因地制宜、統籌推進生物質能 | 01-24 |
2021年12月31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德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其中提到生物質能相關內容: 優化能源供給結構。積極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加快能源體系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發展。嚴控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大力增加清潔能源生產供給能力,因地制宜、統籌推進風電(存量)、光伏、生物質、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推進華能、運達…… |
九洲集團泰來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首臺機組并網發電 | 01-24 |
2022年1月21日,哈爾濱九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投資建設的“泰來九洲興泰生物質熱電有限責任公司2×40MW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以下簡稱“泰來興泰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二號40MW機組成功并網發電,進入72+24小時試運行階段。 泰來興泰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地點位于齊齊哈爾泰來縣南部工業園區內,建設總規模為80MW,建設內容為2臺150噸/小時高溫超高壓…… |
臨洮縣推廣秸稈成型燃料 促進農村清潔取暖 | 01-24 |
臨洮訊 為有效破解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難題,臨洮縣農業農村局立足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原料富集的獨特優勢,統籌謀劃群眾冬季清潔取暖、大氣污染防治、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工作,推動生物質爐具與農作物秸稈、農產品加工剩余物和林業剩余物等生物質資源的能源化利用,初步實現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提升、清潔供熱一體化新突破和農民能源意識、滿意度的新提高,實現了生態環保和民生保障的共贏。 根據當地經…… |
江蘇銀行鹽城分行成功落地江蘇首筆生物質可再生能源“ | 01-20 |
1月1日,江蘇銀行鹽城分行成功落地江蘇省首筆生物質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貸款”,向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發放貸款4000萬元,用于濱海15兆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該筆貸款的成功發放,是該行自2021年落地江蘇省首筆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貸款”后,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發展的又一次有益嘗試。 濱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同時也是“中國城商行首筆適用赤道原則項目”。2017年8月8日…… |
垃圾焚燒爐“大腦”如何一腦三用 | 01-20 |
如今,全國有近30個城市的100座垃圾焚燒爐引入了阿里云工業大腦,每天有數萬噸生活垃圾經由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預測分析轉化為千萬余度綠電。 不低于850攝氏度,這是國家規定的正常工況下垃圾焚燒爐爐膛內熱電偶測量溫度的5分鐘均值。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垃圾的清潔燃燒。 對城市垃圾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燒3種處理方式。垃圾焚燒,是對城市生活垃圾集中處置后,在密閉的鍋爐內進行高溫…… |
貴州省南州黎平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成功并網發電 | 12-31 |
近日,位于黎平縣雙江鎮的黔東南州南部片區垃圾焚燒發電站,1號鍋爐進行了技術性點火并首次實現了并網發電。 目前,日處理垃圾量350噸左右,產生的發電量每小時6000度,日發電量在15萬度左右。為創造整潔安全的工作環境,廢物資源利用的良性循環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了解,黔東南州南部片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覆蓋黎平、榕江、從江、錦屏四縣,規劃用地面積約80畝,總投資約4億元,建設規模為日…… |
我生物質發電研究取得新突破,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 12-29 |
12月19日,從揚州大學傳出消息:該校吳多利博士研究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江蘇省雙創博士項目相關項目的資助下,針對水蒸氣含量對鎳鋁涂層生物質高溫腐蝕性能的影響進行的系統研究,取得了關鍵性新突破。 日前,相關研究成果已在材料腐蝕學科國際學術期刊《腐蝕科學》在線發表,這將為后續生物質高溫腐蝕的防護措施提供更加全面的科學理論依據。 生物質能作為最具潛力的可再生能源,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