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一個總投資281萬元、容積500立方米的宜昌目前最大的沼氣池,將在猇亭區虎牙街辦高家村開建。該大型沼氣工程建成后每日可處理養殖廢棄物43噸,日產沼氣544立方米、沼肥41噸,將有效解決畜禽養殖環境污染問題,為養殖場提供清潔能源,還可以為周邊300畝柑橘樹提供優質無害有機肥料,同時能滿足周邊190戶農戶的日常用氣,實現生態環保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梢娹r村沼氣建設在節能減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國各地的實踐充分表明,農村沼氣建設有利于增加沼氣清潔能源供應,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有利于改善農村面貌,保護生態環境;有利于轉變農業農村發展方式,促進生態農業發展;有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低碳經濟發展。”農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中央投資帶動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農村沼氣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發揮了其在新農村建設和節能減排中的重要作用。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06—2010年,全國共建設戶用沼氣2200多萬戶,其中中央投資建設的戶用沼氣1200多萬戶。到2010年底,全國累計建成戶用沼氣超過4000萬戶,占全國適宜農戶的33.3%,受益人口達1.55億人;大中型沼氣工程累計建成5042處,養殖小區等小型沼氣工程建設2萬多處,秸稈沼氣工程、校園沼氣等工程實現了“零”的突破。與此同時,沼氣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全國沼氣生產工達27萬多名,各類沼氣生產和服務企業4000多個,實現年產值260多億元。沼氣建設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2007年以來,中央共投資20億元,建設農村沼氣鄉村服務網點7.76萬個、縣級服務站50個,覆蓋率達到75%。
當前我國農村沼氣發展正從解決農村能源和環境衛生的需求向在改變農業農村發展方式中發揮基礎性作用轉變,從戶用沼氣建設為主向戶用沼氣與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并重轉變,從分散建設管理向產業化和社會化服務轉變,迫切需要在政策、技術、服務、規范以及統籌協調上確定新的原則和措施,以利于農村沼氣進一步快速健康發展。具體措施包括:
一是綜合考慮農戶實際困難、物價上漲和資金可能等因素,進一步提高農村沼氣中央補貼標準,減輕經濟欠發達地區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困難群眾的自籌壓力。
二是繼續支持戶用沼氣和小型沼氣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向農民集中供氣的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和秸稈沼氣工程的支持力度。
三是抓緊建立以縣級站為龍頭、區域站點為支撐、村級網點為窗口的三級服務網絡,創新服務機制,推廣全托管和建管用一條龍等市場化運營模式或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相結合的公益性服務模式。
四是進一步加強農村沼氣科技創新,圍繞制約農村沼氣發展的最緊迫、最關鍵的瓶頸問題,加大研發攻關力度,加快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更新換代。
沼氣建設顯著改善了農民家居環境和衛生狀況,對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消除傳染源和降低疫病發生率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據中國節能產業網了解,“十二五”期間,農業部將按照國家發展綠色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圍繞“鞏固成果、優化結構,建管并重、強化服務,綜合利用、提高水平”的思路,把農村沼氣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節能減排,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一項全局性、戰略性、長遠性的系統工程,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促進農村沼氣發展上規模、上水平,讓更多農民受益,實現生態環保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