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全年風力發電新增裝機達160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182.7萬千瓦,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這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里程碑——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風電裝備最大的消費者和生產者。在經濟快速增長和電力需求增加的大背景下,風電的迅猛發展,在中國應對能源結構多樣化、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等挑戰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說,“風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亮點,并具備主導世界市場的潛能!敝袊壳肮灿4182.7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容量,相當于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3129萬噸,進而減少超過9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i],同時還減少了近3.3萬噸懸浮顆粒物,6.4萬噸二氧化硫以及6萬噸氮氧化物。
風電總裝機容量連續5年翻番
從2005年開始,中國的風電總裝機連續5年實現翻番。2009年,中國以2580萬千瓦的總累計裝機容量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但與排名第一的美國仍有近1000萬千瓦的差距;2010年,中國風電延續了其迅猛的發展勢頭,總裝機比上年增長約62%。而美國國內氣候立法卻始終未能成形,使得國內可再生能源行業投資信心受到了影響,2010年估計新增容量僅為5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頒布后,國家先后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幫助中國風電發展步入快速軌道。在即將頒布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包括風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將占據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
風電領域成為能源投資的熱土,中國有24個省市建設了風電場,河北、內蒙古、甘肅等地規模浩大的國家級風電基地進入快速成長期,東海大橋海上風力發電場也于2010年在上海正式投入運行,成為除了歐洲之外最大海上風電場。在風機生產方面,2010年有4家中國企業進入了世界風電裝備制造業10強,并開始出口海外。
“在這一輪的全球綠色競跑中,中國贏得了先機,這再次證明了中國有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超級大國的潛力,”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楊愛倫說,“然而,風電在整個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低,風電上網難的瓶頸也還沒有突破,要從風電裝機大國發展為風電利用大國,在全球清潔能源革命中拔得頭籌,中國仍需繼續給力!
2020年中國風電裝機23.億千瓦
根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和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兩家機構最新發布的《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0》預測:2020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可以達到2.3億千瓦,相當于13個三峽電站;總發電量可以達到4649億千瓦時,相當于取代 200個火電廠。但報告也指出,風電上網難已經成為未來風電發展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而要解決這一問題,中國需盡快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明確電網企業消納風電的責任和賞罰機制、合理規劃發展、梳理并網成本分配、調動價格杠桿等,同時盡快克服風電輸出預測、并網、調度、儲能及電網建設等技術方面的障礙。
李俊峰表示:“我們不僅要看到風電發展的大好形勢,也要看到不足和差距,首先是中國風電裝備的質量水平,包括設備完好率、發電能力等還有待提高,雖然201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超過了美國,但是發電量只有500億千瓦時,仍低于美國;其次并網容量與吊裝容量的差別,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一般來講國外先進水平未并網容量不會超過10%,而中國一般高達30%以上,影響了風電效率和效益水平的提高”。
“十一五規劃中可再生能源如風電、水電等的發展指標都已完成,唯獨規定的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消耗10%的比例這個目標沒有完成,目前可再生能源剛剛超過9%。”李俊峰說,“這也說明,中國要加快發展包括風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仍舊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