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上旬,受利好和不利因素共同作用,沿海煤市利空高于利好,煤價將穩中小幅回調;一月中旬,隨著春節的臨近,電廠日耗下降,下游需求轉淡,市場形勢不樂觀,貿易商甩貨銷售,煤價出現下跌。
1.上游生產和銷售減少。
臨近春節,煤炭主產地產能釋放較弱;受煤炭生產安全事故持續影響,及年度生產任務提前完成等因素影響,部分礦井停產減產,外銷量將出現減少。煤炭資源緊張,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港口煤價不會大幅下跌。
2.安全檢查影響。
從11月下旬開始,國務院安委會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全國安全生產集中整治。部分煤礦因嚴重超產被叫停,暫時無復產可能,預計年后復產。百日安全生產整治行動開始后,煤礦安全大檢查將持續至3月20日(兩會結束),且檢查力度將會升級,對主產地煤炭產能釋放形成一定的制約。
3.發運成本支撐。
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發運至北方港口平倉成本山西煤為575元/噸,蒙煤570元/噸,成本倒掛分別為25元/噸、20元/噸。煤價長時間倒掛,再加上一月上旬,電廠日耗繼續保持高位,促使煤炭市場利好消息依然存在。
4.優質資源緊張。
鐵路發運量下降,港口煤炭調進量減少,卸車數量保持低位;而此時,港口煤炭發運繼續保持高位,促使環渤海港口庫存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秦港存煤有可能降至500萬噸以下水平,港口場地優質低硫煤炭繼續緊缺,煤價不至于出現大幅下跌。
5.節前備煤,中小電廠拉運積極性依然高漲。
年初時節,正值華東地區電廠耗電和耗煤量大幅增加,新年電量搶發,使得煤炭消耗增加。預計一月上旬,沿海六大電廠日耗仍會保持在70-75萬噸之間,需求繼續走強,部分電廠積極拉運補庫,市場依然保持活躍。
6.部分拉不到進口煤的電廠加快補庫。
進入一月份,進口煤有望放開,低價外煤通關后,大量涌入國內市場;但是,部分拉沒有進口煤計劃的電廠繼續北上拉煤補庫。剛剛進入一月份,即使外輪進港,部分進口煤開始接卸,但尚未轉化為有效庫存,給國內煤炭市場帶來的壓力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