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工業生產、發電等人類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趕回深部地下巖層中“關起來”與大氣隔絕,甚至將其資源化利用以產生經濟效益——這種被稱為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直接去碳化技術,改寫了二氧化碳作為主要溫室氣體的命運,被國際能源署(IEA)定義為“連接現在與未來能源的橋梁”。
然而,全球氣候緊急狀態下看上去很美好的CCUS,在大規模商業應用中卻因成本高昂和技術可靠性遭遇尷尬。隨著勢不可擋的能源轉型大潮席卷全球,正努力推動自身低碳化轉型的國際石油公司成為CCUS技術最積極的投資推廣者。
“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我們還是要依靠化石能源,不可避免地要對化石能源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進行管理!比虻谒拇笫图疤烊粴庖惑w化公司法國道達爾集團研發亞洲副總裁徐忠華日前在第十屆道達爾中國科學論壇期間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表示,道達爾對CCUS技術非常重視,每年都會將10%的研發經費投入其中,金額高達6000萬歐元。
據其介紹,道達爾正在成都參與建造世界規模最大的化學鏈式燃燒(CLC)技術工業化中試裝置,其能在發電并生產蒸汽的同時,捕獲高純度二氧化碳,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捕集能耗和成本。目前,該裝置設計已經基本完成,即將進入招標階段。
該項目屬于中歐污染物減排技術研究計劃,由中國科技部與歐盟委員會共同資助,是中國和歐盟在能源技術領域國際合作研發的重點項目。項目始于2017年,預計5年內建成,總投資2000萬歐元,其中道達爾的投入為500萬歐元。除了道達爾外,項目參與者還包括清華大學、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挪威科技工業研究院(SINTEF)、法國石油研究院、波蘭西里西亞大學、貝羅娜咨詢公司等。
對于這一裝置的創新性,徐忠華稱,當前碳捕集和封存技術的難點在于如何高效分離化石燃料燃燒后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氣!拔覀冊O計了兩個反應器,一是將空氣跟金屬顆粒反應,以鐵為例,反應后得到氧化鐵,剩下不變的是氮氣。氧化鐵是固態的,氮氣是氣態的,所以易于分離。再把氧化鐵送到另一個反應器里,跟碳氫化合物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氣和鐵。這樣就得到了高能量的水蒸氣和高純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很好地整合到煉油廠或者發電廠!
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較2017年增長2.3%,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達331億噸,較2017年增長1.7%,二氧化碳濃度為300萬年來最高。IEA認為,要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減排目標,必須大力推廣CCUS技術,否則很難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升溫不超過2攝氏度的目標。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數據也顯示,到2050 年,CCUS技術將用于處理全球1/3的二氧化碳排放。IPCC的研究結果中幾乎所有氣候變暖警告場景都需要這項技術。
雖然業界普遍認為CCUS技術對實現碳減排目標至關重要,但該領域研究實際進展緩慢。徐忠華解釋道,“我們必須非,F實地看到,CCUS投資特別大,特別是近年來受經濟下行影響,很多國家在投資過程中會有所遲疑,力度也不是那么大!
對此,他給出的建議是,要研究新技術,也要把已有技術成熟化、產業化!熬湍壳岸,CCUS很多技術尚在實驗室階段。當一個技術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是最貴的時候,只有規;蟛庞薪祪r空間。同時,隨著一項技術變得越來越成熟,成本自然也會下降,要讓技術往產業應用的角度去靠!
徐忠華建議,要積極探討可行的商業模式,使CCUS技術與實際的商業項目相整合。道達爾近年來在該項技術上的投入,有一些很前瞻性的技術研究,但更多的是大型項目的論證,其目的就是希望能讓技術往產業方向走,看到它的商業模式。他也提到,可行的商業模式需要建立在政府的碳稅以及其他政策機制的框架下。
除了成本高昂外,公眾關注度不夠、國際間缺乏協作也是CCUS技術發展受限的原因!拔覀冊谡務揅CUS項目的時候,它不是一個經濟項目,而是一個環境項目。環境方面考慮更多是要以開放創新的心態,倡導國際性合作!
在他看來,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不能光靠行業內的人士來解決。首先是要讓公眾意識到CCUS的重要性,得到社會的更多認可和支持。在民意基礎的情況下,各國政府之間也要有一個協調。能源行業內的大企業和公司需要從現在開始為將來做準備,著力解決CCUS領域尚具挑戰性的技術問題。
道達爾對CCUS的押寶并非孤例。英國石油公司(BP)認為,受益于CCUS技術,脫碳天然氣將在低碳未來中成為最有成本效益的能源之一。?松梨、殼牌公司也已將CCUS列入低碳技術投資的重點方向之一。
目前,由13個國際大型油氣企業組成的油氣企業氣候組織(OGCI)已將CCUS擺上議事日程。為實現《巴黎協議》溫控目標,OGCI將油氣領域CCUS作為核心研究和投資方向之一,并將中國視為重要實踐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