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周,環渤海港口發熱量5000大卡市場動力煤價格累計上漲了10元/噸,而5500大卡市場煤價格卻是紋絲不動。原因如下:
1.煤礦積極保供,運輸環節暢通。
11家大型煤企聯名保供,在“迎峰度冬”用煤高峰期間,保供應、保安全、保民生,穩定市場穩價格,遏制了年內煤炭大幅上漲的勢頭。此外,鐵路大秦、朔黃、蒙冀線加快煤炭發運,增加了北方港口煤炭供應數量;而北方港口新投產煤炭裝船能力,新增裝船泊位,裝船效率提高很快;煤船到港,及時靠泊、及時裝運、及時離港,促使港口壓船減少,煤炭周轉加快。
2.日耗增加,但電廠庫存高位。
隨著氣溫逐步下降,下水港口的煤炭詢價有所回暖。但是,當前南方天氣不冷、民用電負荷偏低;加之終端電廠持續高庫存,抑制煤價大幅反彈。數據顯示,近期重點電庫存持續上揚,目前已經接近1億噸水平,創下歷史最高。因此,短期采購仍以剛性為主,電廠主拉長協煤炭為主,加之部分進口煤到貨,補充了資源,下游并不缺煤。除非年底之前,南方出現持續多天的低溫極寒天氣,電廠日耗出現大幅飆升,帶動市場趨好。否則的話,后續市場并不看好;因此,煤價能否出現穩步上漲,沿海煤運能否趨向繁忙,主要看下游需求對庫存的消化情況。
3.華東地區需求略好一些。
近一周來,華東地區的江浙滬三地區,電廠日耗上升較快;其中,浙能和上電的日耗分別升至13.4、2.49萬噸。華東地區煤炭需求看好,且這一地區進口煤較華南進口量少些,拉動對國內煤炭采購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華東火電機組設計上主要以5000大卡動力煤為主;因此,用戶比較青睞5000大卡煤炭,帶動了中卡煤價格上漲。與此同時,華南地區民用電負荷偏低,電廠耗煤漲幅不明顯,其主打煤種為5500大卡,拉運量相對少一些,難以帶動煤價上漲。
4.后續煤價上漲支撐力度不夠。
近期,煤礦事故頻發,主產地陸續開展安全檢查,加之年末部分煤礦生產和銷售任務已經完成,生產進度放慢。主產地資源供應略有收緊,但下游同樣低迷,終端需求無明顯起色,市場延續供需兩弱走勢。由于訂貨會即將到來,上下游博弈氣氛很濃,貿易商暫時以觀望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