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服:投入中國海域作業的大型裝備數已創歷史新高 |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19/11/27 13:53:56 用手機瀏覽 |
“2019年,上游勘探開發資本支出繼續上升。中國政府提出的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和‘七年行動計劃’將提供足夠長時間的油服行業景氣期。這不僅是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機遇,也給國內外合作伙伴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服,601808.SH;2883.HK)董事長、黨委書記齊美勝在11月20日舉行的2019年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論壇說道。
中海油服是亞洲最大海上油服供應商,也是全球范圍內最具規模的綜合型油田服務供應商之一,鉆井平臺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海上勘探勘察及全球市場占有率、海上工作船規模和固井作業實力全球第四,電纜和泥漿市場規模分列全球第六和第七,其服務貫穿石油及天然氣勘探、開發及生產的各個階段。
穿越始于2014年的國際油價寒冬后,全球上游石油和天然氣投資逐漸回升,作為生產環節的油服市場隨之復蘇。
論壇現場。
會上,中海油服發布了涵蓋鉆井領域、測井和定向井領域、完井和增產領域以及地震采集領域的15項新技術。齊美勝在論壇間隙表示,基于以往的技術創新積累,當天發布的15項新技術均是一年多以來投入國內油田增儲上產過程中產業化應用的新技術產品!爸袊卣趲佑吞锟碧介_發行業從復蘇走向景氣!
所謂的增儲上產,指的是在國內油氣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的大背景下,去年以來三大石油央企積極響應號召、為保障能源安全而采取的加大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力度、推動油氣資源增儲上產等一系列行動。今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再度提及“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促進增儲上產,提高油氣自給能力。深化開放共贏、多元化國際油氣合作。增強油氣安全儲備和應急保障能力!
公司層面,中海油服母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制定的《關于中國海油強化國內勘探開發未來“七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公司勘探工作量和探明儲量要翻一番。
澎湃新聞從上述論壇上了解到,為保障國內油氣勘探開發,中海油服第一時間調派6座鉆井平臺回國服務,積極盤活船廠8座閑置平臺,以滿足國家“七年行動計劃”急需;聚焦國內油田增儲上產任務,全力協調裝備、技術、人才資源,投入中國海域作業的大型裝備超過190座(艘),創歷史最高;建成投產的“海洋石油751”等一批國際一流深水重器,支撐陵水25-1、渤中19-6等一批大中型油氣田建設,為中國海油增儲上產、保障國家油氣供給作出積極貢獻。
在技術攻關方面,中海油服圍繞國內增儲上產加速推進技術產品系列化和產業化進程,在測井、鉆完井液等多個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和應用,成功研發“可重復利用水基鉆井液體系+EPS減排”一體化技術,鉆井廢棄物源頭減排80%。
目前,中海油服擁有地球物理勘探勘察、鉆井、油田技術、船舶等四大主營核心業務,建成了亞太、中東、非洲、美洲、歐洲和遠東六大海外支持中心,作業服務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100多個國際客戶建立了合作關系。
齊美勝透露,中海油服還將積極探索更加靈活多樣的商務模式,與合作伙伴深化拓展在陸上非常規油氣、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等領域的合作。
這是中海油服舉辦的第五屆國際市場年會。當天,來自國內外多家石油企業、油田服務企業及咨詢機構的100多名代表參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