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將再次迎來微幅上調。
18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消息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9年11月1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70元和65元。相關價格聯動及補貼政策按現行規定執行。
此次成品油價格調整以后,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車計算,車主們加滿一箱油將多花2.5元左右;按市區百公里耗油7L~8L的車型,平均每行駛1000公里費用增加3~4元。
中國原油進口繼續明顯增長
本次調價是成品油價年內第十三次上漲。下一次調價窗口將在2019年12月2日24時開啟。
在本輪計價周期(11月4日24時~11月18日24時)內,國際市場油價總體呈現出先升后降態勢,最終出現小幅上漲,從而對國內成品油價格產生傳導作用。
截至11月15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95美元,收于每桶57.72美元,漲幅為1.67%。2020年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02美元,收于每桶63.30美元,漲幅為1.64%。
咨詢機構金聯創發布的報告認為,近期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整體呈現震蕩上行走勢,美油和布油均價較之前有所上漲。近期提振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其一,本月前期,中美貿易局勢改善帶來的樂觀情緒繼續升溫,提振油價走勢。
其二,根據中國海關數據,10月中國原油進口同比增加17%,至創紀錄的新高1076萬桶/日,今年頭10個月原油進口同比大增10.5%,處于1000萬桶/日的上方。
此次油價上調對終端消費者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徐雯雯介紹,此次調價后,今年汽油累計漲幅為390元/噸,柴油累計上漲395元/噸。全國大多數地區車用柴油價格為6.3元/升左右,92號汽油零售限價在6.6~6.8元/升。
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車計算,這次調價后,車主們加滿一箱油將多花2.5元左右。按市區百公里耗油7L~8L的車型,平均每行駛1000公里費用增加3~4元。而對滿載50噸的大型物流運輸車輛而言,平均每行駛1000公里,燃油費用增加24元左右。本次調價對私家車主和物流企業來說,成本略有增加。
減產預期恐催生油價上調
談及未來一個階段的油價走勢,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水平計算,下一輪計價周期的開局仍可能呈現上行的趨勢。
目前,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減產帶來的利好氛圍仍在延續,該組織12月初的會議仍存在釋放新利好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全球貿易風險緩和的跡象有所加深,油價底部支撐漸趨穩固。借此可以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上調的概率比較大。
12月初,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將召開會議,商討是否繼續執行當前的減產協議。一旦減產措施得以繼續,可能會進一步催生油價上漲的可能性。
自今年1月以來,歐佩克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其他產油國已將日產量削減120萬桶,以支撐市場。今年7月,相關產油國又將減產協議的期限延長至2020年3月。
歐佩克本月5日在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還表示,預計未來5年內歐佩克石油供應將持續減少。數據顯示,由于非歐佩克產油國產量的增加,2020年國際原油市場將面臨供應過剩的局面。這表明,為應對美國原油產量增長及全球需求疲軟,歐佩克可能需要進一步減產以穩定油價。
根據國際能源署上周三在巴黎總部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9》報告,綜合多重因素,在2040年前全球能源需求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遠低于2018年2.3%的增長水平。由于能效更高的汽車和電動汽車的普及,全球原油需求在本世紀30年代將觸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