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焦炭提降成為市場關注的要點,累計加上此前的降幅,目前市場焦炭價格累計下降達到100元/噸,焦化廠逐漸處于生產盈虧線附近,繼續下調焦炭價格將面臨企業虧損的窘境。
原本十一長假之后,焦化廠準備率先開啟漲價事宜,但是受市場悲觀預期的影響,焦炭價格不升反降,并且市場成交仍然不見好轉,直接打擊了市場參與者的采購積極性,焦炭市場進一步承壓。
之所以焦炭現貨最終降價成功,一是受下游鋼廠需求影響,且焦化廠自身話語權不強;二是受自身供應水平偏高,漲價面臨著社會庫存的制約。
十一長假之后,鋼材市場與“金九銀十”的預期相反,開始“跌跌不休”,進而影響焦炭價格的提漲100元/噸也未能落地。數據顯示,節后上海螺紋鋼價格從3800元/噸降至10月中旬最低價的3630元/噸,降幅170元/噸。在螺紋鋼價格大幅下跌的情況,鋼廠降價的訴求變得十分強烈。并且從鋼廠自身焦炭的庫存水平看,鋼廠并不著急補庫,由此增加了鋼廠在焦鋼博弈過程中的話語權。
從焦炭自身供應水平看,焦化企業國慶節后復工進度較快,由于焦化企業利潤尚可,焦企生產積極性良好,在此情況下,全社會焦炭資源開始往中下游區域流通。數據顯示,截至10月下旬,鋼廠焦化廠的焦炭總庫存為1698.33萬噸,周環比增加33.95萬噸。
從原料成本看,10月初鋼廠對焦炭提降50元/噸落地后,焦企利潤受到嚴重壓縮,焦企轉而向供需逐漸寬松的原料端焦煤壓價,整個10月份焦煤各品種均下跌30~60元/噸。另外,國際焦煤需求疲軟,澳煤到港量增加,疊加近期港口通關限制,導致港口焦煤庫存進一步累積。因此從成本角度出發,焦炭仍然缺乏漲價基礎。
但要焦炭市場也出現一些利好因素,大概率會影響焦炭價格的反彈。
第一,港口焦炭庫存有所下降。數據顯示,截止11月5日,山東兩港焦炭庫存397萬噸,較國慶節的庫存數量減少10萬噸,庫存壓力相對有所緩和。
第二,環保限產使得焦企有了挺價資本,進入11月份,山西省的環保工作持續保持嚴謹態勢,不少檢查人員進場督察。同時,焦化企業很可能進入主動限產的階段,特別是在焦炭價格下降至生產成本線附近的情況下,企業很難會有繼續生產的積極性。
綜合來看,在經過了節后近一個月的下跌行情后,焦炭有望迎來一個迅速的反彈,而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自身主動的限產和成本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