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王淑娟:高效化是光伏行業未來降本的方向
來源:華夏能源網 時間:2019/9/24 21:41:24 用手機瀏覽

近日,一場關于“新技術、新趨勢、新未來:邁向光伏平價上網時代”的主題沙龍活動在北京舉辦,智匯光伏創始人王淑娟在沙龍上分享了其對光伏產業未來的一些看法,做了《光伏行業,降本永遠在路上》的演講。

1、清潔化利用的煤炭是清潔能源嗎?

今年以來,關于“清潔化的煤電就是清潔能源”的說法特別多,這些企業大咖、行業專家、院士們為什么這么說呢?我覺得如果說煤電是清潔能源,“十四五”期間就可以接著大力發展了。這些院士們老先生們,一般都是研究傳統能源幾十年了,代表的都是傳統能源企業。新能源大概是2010年以后才發展起來的,新能源企業缺乏話語權,所以我們有責任告訴大家,風電和光伏這種可再生能源才是最清潔的能源。

另外,我認為煤電不是清潔能源。首先,在生產環節,煤炭的開采、運輸會產生煤粉塵、瓦斯等大量污染物;在消費環節,會產生溫室氣體和氮氧化物。其次,現在煤炭只有一半是用在大型超超臨界發電廠的,還有近一半的量是用在散煤,散煤是不能實現清潔化的,他們所說的清潔能源只是指利用特殊的超超臨界清潔煤的情況下。

我國生態環境部的文獻《實施超低排放面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中提到,煤炭因超低排放改造導致的“系統能耗”會增加約1950萬噸碳排;為提高脫硫效率而增加的石灰石消耗會增加180萬噸碳排;為提高脫硝效率增加的液氨消耗增加250萬噸碳排,所以煤電再清潔還是要排放二氧化碳。在污染環境的情況下,國家還給超低排放的企業1分錢到0.5分錢的補貼,我們去年火電廠的發電量是4.9萬億度電,大概需要250億到490億的補貼。對比風電和光伏補貼,這些傳統能源的補貼價值在哪里?歐洲的西班牙、法國、英國都在關停煤電,德國也宣布將最遲于2038年徹底放棄煤電,別人在關停,而我們還在發展。

2、風電、光伏導致了火電虧損?

有觀點認為,煤電大面積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煤電企業幫新能源調峰。這是真的嗎?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擁有優先發電權?之前的電改9號文里已經明確,新能源有優先發電權。有人說火電的發電量被新能源壓縮了30%,實際上最大的問題是煤電太多,終端用戶不需要那么多煤電。

我舉個例子,現在全國煤電的發電時數是4000多個小時,但它們的設計時數是5500小時。全部的光伏與風電加起來不到10%的電量,即便風電、光伏全部退出,火電增加的電量還不到10%。所以,即便新能源全面退出,火電該虧損還是要虧損。這種情況下,有人還說為了解決煤電問題,要繼續上煤電,這其實挺荒謬的。

3、2025年,光伏系統成本能到多少?

如果光伏電價便宜到1毛錢,我相信所有的社會資源都會涌入光伏行業。那么如何降低電價?一個是要降低初始投資,另一個要提高發電量。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光伏系統成本都下降了58%,預計“十三五”期間,光伏系統成本將再降58%。如果“十四五”期間,光伏的系統成本能下降50%,達到1.元/W,那時候光伏電價將降到1毛錢,光伏企業也將不再懼怕火電的打壓。

在協鑫、隆基等企業的推動下,硅料、硅片、硅棒的成本大幅降低,技術的創新也促使這些企業迅速發展為行業龍頭,所以未來誰能通過自己的技術變革將行業的系統成本降低到1塊5以下,誰就是“十四五”的龍頭企業。

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非系統成本,比如融資成本、稅收政策、土地成本、接網成本等。非系統成本的降低,對于光伏降本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4、未來,光伏系統成本如何降低?

硅料環節,現在企業把硅料廠都開在內蒙、新疆這種有坑口電站或者云南、四川這種水電資源特別豐富的地方,都在往電價最便宜的地區轉移產能,通過降電價來實現硅料成本的下降。

硅片環節,包括隆基、中環、晶科,大家都在做大硅片,通過大尺寸來攤低費用。電池片環節,大家都在追求更高的效率。PERC已經非常流行了,雙面、MWT等都是我們提高效率的方式。組件環節,大家運用更高效率的封裝技術像疊瓦、拼片、板塊互聯、無縫焊接等技術來降低成本。

硅片環節在做的大硅片,我也做了一個比較:現在最主流的是M2-156.75的硅片,晶科在推G1-158.75的方片,隆基在推M6-166的硅片,中環在推M12-210。以現在主流的156.75為基準,158.75能提高3%的面積,166能提高12%,210可以提高80%。

但是有個問題,158和166跟現有設備都是兼容的,在現有設備不變或者稍加改變的情況下,我們就能提高3%或12%的產量。雖然硅料用量增加,但非硅成本(設備的折舊、人工等費用)會被攤低成原來的0.97倍、0.88倍。由于電池片、組件環節都能兼容,后期環節的產能也都會增加。M6與M2相比組件功率提高了12.21%,但封裝成本并未成比例增加,反而下降了4分5。理論上說M12具備很好的降本效果,但是它與現有設備均不兼容,需要新設備,目前看實現難度大。

總之,高效化,一定是未來降本的主要方向。毫無疑問,未來勝出的一定是讓系統成本最低的技術!光伏行業一直是“不斷的技術變革驅動成本持續降低”的行業,誰能推出革命性的新技術,誰就將獲得豐厚的獎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首個大型平價上網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光伏行業重新出發 需求明年有望快速反彈
光伏行業債務拖欠現象嚴重 影響光伏企業健康發展
前三季光伏裝機同比新增177% 投資迎時間窗口
澳將公布對華光伏“雙反”初裁光伏業再遭劫難
國內光伏行業:治理“路條”倒賣動真格
中國計劃削減對光伏和風電行業的國家補貼
兩上市公司簽13.5億元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