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功率預測系統或將成為現階段風、光場站高效發電保障 |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9/8/29 9:29:50 用手機瀏覽 |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并網增多,電網為了保證整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對新能源場站的考核越來越趨向嚴格化。
業內人士表示,以光伏電站為例,準確的光功率預測,是避免被罰款的最主要手段。光功率預測系統,分別包括數據上報、短期預測、超短期預測、可用發電功率四個方面,每月根據不同方面的表現進行記分和扣分。
據了解,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是指以新能源電場的歷史功率、歷史氣象數據、地形地貌、數值天氣預報、發電機組運行狀態等數據建立電場輸出功率的預測模型,以氣象數據、功率或數值天氣預報數據作為模型的輸入,結合電場發電機組的設備狀態及運行工況,得到電場未來的輸出功率。
國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能日新)技術專家指出,“只有持續不斷地優化預測技術和服務水平,提升預測精度,才能真正減少考核,為場站帶來更大的收益空間”。
正是基于對此領域的長期研究,日前,國能日新提出的以提升預測精度和電站運營效率為核心的“高精度功率預測系統——風鳥”正式推出,面向新能源行業風、光兩個領域應用,該系統的推出,也再次引發業內對高精度功率預測系統的高度關注。
它與通常我們所說的功率預測的區別在哪里?緣何它就可以在精度提升難度較大的情況下,使考核的平均分大大降低呢?
國能日新功率預測產品經理解釋稱,一般情況下,通過優化模型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精度,但能夠提升多少精度,減少多少考核分數無法得到保證。“風鳥”系統提供的是定制化解決方案,其不同之處在于以目標為導向,在形成之初即制定了‘降低電站考核分數比例,提升電站全省排名’的目標。
每個新能源場站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導致資源屬性不同,定制化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據了解,該方案在風、光場站正式落地之前,將根據30年歷史氣象數據回算分析,并對風、光場站進行設備資源評估,評定其是否可以支撐現場的硬件性能以及測風塔、氣象站位置是否合理。根據以上分析結果,提出系統改造建議,給出電站在全省或者區域內的精度提升目標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該方案實行專項開發,在各個階段都實現了一對一定制化服務,多重保障提升預測精度,最大化減少考核分數,提升發電效益。在技術研發層面,針對場站運行環境特點及需求定制開發,優化預測系統;在數據模型算法方面,精選全球最優氣象源,并提供一對一的模型算法服務;在運營管理層面,定期做電站巡檢,定期升級系統以及運營維護,定期指導培訓,當現場發生告警時,能夠第一時間進場解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