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全球“再電氣化”的前景 |
來源:國際能源小數據 時間:2019-2-18 23:25:56 用手機瀏覽 |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2050年全球能源轉型路線圖(GET2050)報告,電力在全球最終能源中的比例可能會從現在的20%增加到2050年的近45%。同時,可再生電源在全球發電總量將從今天的26%攀升至2050年的85%,其中高達60%來自太陽能和風能等間歇性電源。
雖然電力消費在增加,但是減少了總能量需求,如電氣化的供熱和運輸系統的效率高于化石燃料。IRENA認為全球范圍內建筑物用能電氣化的潛力最高(2050年可達50-80%),其次是工業部門(34-52%),然后是運輸部門(10-52%)。IRENA預測,2050年全球可以使用十億輛電動汽車,使用熱泵的供暖的建筑物可能會增加十倍,數量可能超過2.5億臺。
在中國,國家電網能源研究所(SGERI)的研究表明,中國最終能源使用總量中的電力份額可能會從目前的21%增長到2050年的47%。2015年至2050年能源使用總量將增加約30%,而電力消耗將增長140%。同時中國電力供應將發生結構性的改變,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提供66%的發電(太陽能光伏和風力發電占41%)。建筑物的再電氣化可能性特別高,預計到2050年電力在建筑能源消耗中的份額將從目前的29%增加到63%;工業和運輸部門能耗的電力份額將分別達到49%和2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