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能源財經 >> 正文
北汽新能源漫漫上市路 終于塵埃落定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8/9/30 9:19:59 用手機瀏覽

北汽新能源歷時9個多月的“借殼”上市終于有了結果。

9月25日晚間,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已全部實施完畢,公司股票將于2018年9月27日復牌。

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北汽藍谷”,證券代碼不變仍為“600733”,復盤當日公司股票不設跌漲幅限制。
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成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也是繼蔚來汽車9月12日登陸紐交所后,第二家掛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

漫漫上市路

自2014年北汽股份上市伊始,其旗下新能源業務便被剝離,準備單獨上市。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也數次宣稱,北汽新能源將單獨上市。

由于北汽新能源2016年方才盈利,按照A股必須連續盈利三年,每年的盈利綜合要大于3000萬元的規定,北汽新能源最早也需要在2019年才能上市。

面對國內日新月異的變化,徐和誼顯然不愿意等待如此之長的時間。

為了盡快完成上市,在2017年完成B輪融資后,北汽集團上市的節奏開始加快。

2017年12月,北京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鋒電子”)發布公告稱,北汽集團已成為控股股東,隨后在2018年5月,證監會同意收購事宜。

到了8月27日,前鋒電子正式更名“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力推動轉型

徐和誼曾經多次對外表示,將在今年7月底于北京地區全面停產傳統燃油車的生產,2020年于北京地區全面停售燃油車,2025年全國范圍內停售燃油車。

對于北汽來說,新能源單獨上市毫無疑問是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必然的抉擇。

數據顯示,2017年,北汽股份營收1341億元,同比增長45.5%,但是其中北京奔馳的占比近9成。

同年,北汽自主燃油車品牌總體銷量僅為23.6萬輛,同比下降48.4%,營收173.86億元,同比下降43.7%,但是銷售成本達200億元,總體虧損。

到了今年情況也沒有發生好轉,數據顯示,今年北汽自主燃油車共計銷售91715輛,同比下滑27.1%。

面對北汽集團自主燃油車品牌的窘境,汽車分析師鐘師表示:“北汽自主燃油車不是特別好,如果現在進行大規模投入也過了窗口期,可能事倍功半,轉向新能源是最合理的選擇。”

與此同時,北汽新能源在市場上優秀的表現也給上市足夠的底氣。去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達到10.32萬輛,連續5年成為中國純電汽車銷量冠軍.

今年1月至8月,北汽新能源累計銷售62658量汽車,相比去年同期上漲129.9%。

依然面臨挑戰

自2017年啟動上市計劃后,北汽新能源借殼上市一直穩步推進著。

然而,借殼上市也并非簡單,復雜度遠超IPO。北汽新能源需要解決前鋒股份遺留下的的歷史問題,如:資產清理、完成股改等問題.

特別是在今年正式實施的補貼退坡新政下,北汽新能源能否繼續維持現有利潤還是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恒大9.3億美元入主NEVS構建新能源汽車閉環
吉利5000萬投資武漢,只為布局新能源動力電池
“整車人工智能”提高新能源汽車核心競爭力
北汽入主美國新能源公司 將共同推高端電動車
方正電機增發募資4億元用于開發純電驅動系統
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將帶動稀土永磁發展
中國躍居新能源領域全球第一投資大國
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難產 政策轉吹混動風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