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首個對外公開提供的進口LNG窗口期產品,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平臺成交,成交量為一船約1億立方米的LNG,產品提供方為中海石油氣電集團,產品成交方為振華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與龍口勝通能源有限公司的聯合體。
據介紹,本次進口LNG窗口期產品的公開交易是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基礎設施公平開放相關政策精神的具體舉措,同時也將有利于推進國內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進程,助力我國構建完善的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
資料顯示,進口LNG窗口期產品是指提供方(賣方)為協助接收方(買方)完成LNG進口全流程,通過交易中心提供的與進口LNG相關的一系列相關業務和服務,包括進口資源代采(協采)、報關、報檢、港口協調、計劃管理、多點資源調配、接收站及配套基礎設施協調(不包括使用費、加工費)、資金使用等。具體到此次交易,按照此前公告顯示,此次交易卸貨量約為7萬噸,船貨將于10月22~26日到港中國海油粵東LNG接收站。提貨時間窗口總計45天,提貨地點覆蓋中國海油粵東、福建、深圳、珠海、浙江、天津等LNG接收站,其中粵東、深圳大鵬、珠海、福建LNG接收站為主提貨地,提貨比例不低于總量的55%,次提貨地可選浙江、天津、海南等接收站。
交易中心副總經理付少華表示,本次交易基于中海石油氣電集團的全盤運作模式和運營團隊的相關操作經驗,可以為客戶提供多點下氣的便利性安排,同時也可為增加天然氣供應和LNG接收站逐步開放創造條件。
對此,卓創資訊分析師國建認為,LNG接收站窗口期是目前制約國內燃氣企業參與LNG進口業務的最大因素,窗口期拍賣的實現便于提高LNG接收站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預計未來將有更多企業通過此方式實現LNG進口,有利于實現國內氣源供應的多樣化,為市場提供更多保障。
“無疑,LNG進口業務的活躍有助于形成我國獨立自主的天然氣價格,爭奪天然氣定價話語權,解決長期存在的LNG貿易‘亞洲溢價’現象。”國建補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