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平臺運營維護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大屏可視化展示;平臺已接入76家重點用能單位的電力能耗監測數據及11家企業在線監測電能數據,接入2個天然氣公司在線監測的12家重點用能單位天然氣數據,接入市環保局大氣和水實時在線監測數據,完成了節能減排綜合監測管理系統基本框架建設……記者從市質監局獲悉,德陽市節能減排綜合監測管理平臺項目一期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
德陽市節能減排綜合監測管理平臺建設內容包含三大平臺九大服務,即:節能減排綜合監測管理平臺,提供能耗與排污監測服務、能耗與減排技改服務、能源銷售服務;用能設備/環保與安全監測設備運行維護平臺,提供電力、特種設備等用能設備及環保與安全監測設備的運行監測與維護服務、配件和整機銷售服務、數據采集傳輸和分析服務;用能權和排污權交易平臺,平臺作為區域能源環境資源交易中心,開展用能權和排污權交易服務、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環保管家服務。
據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以“一云、兩平臺、六模塊”的建設思路進行架構設計!耙辉啤笔侵傅玛栒⻊赵,是整個節能減排綜合監測管理平臺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與支撐!皟善脚_”包括:政務大數據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是對外信息發布的唯一通道,承接節能減排綜合監測管理平臺的數據交換和共享功能;節能減排基礎支撐平臺,為上層的業務模塊提供基礎數據、GIS數據、相關主題模型、用戶管理、認證、數據分析、統計引擎、運維等服務。平臺間建立交換通道,系統內部和外部數據都必須通過交換通道實現數據共享。“六模塊”是指各個領域節能減排監測子系統,包括工業、建筑、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城市照明和綜合管理模塊,通過對能耗數據的監測,根據科學的理論依據進行分析、挖掘,提升節能減排潛力。
三年來,市質監局積極主動作為,已完成平臺項目建設前期可研、建設方案設計等工作。其設計成果已廣泛應用于政府政務云大數據共享平臺建設、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等信息化項目建設。目前,平臺項目一期建設工作已基本完成。據了解,平臺建設后期,還將完成平臺項目綜合管理系統,結合三維實景建模和可視化智能圖表等信息技術,實現重點企業、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多維度節能減排統計數據采集、匯總、分析和預警等功能,完成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節能、環境生態監測、綜合節能等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投建單位將根據市場需要和部門監管工作要求,完善和優化商業運營模式,加大項目研發經費投入,對系統與硬件進行持續升級開發,完善數據中心建設,并通過組織環境能源資源交易服務,以用能權交易、排污權交易、碳交易、能源互聯網等服務方式取得投資回報,建立平臺運營長效機制。
據介紹,平臺的投建運營機制也進行了創新。平臺以非政府投資方式,由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共享;平臺通過典型示范項目資金獎補,撬動社會資本合作共建,引導全社會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節能減排綜合監測管理平臺項目建設;在確保平臺有效運行基礎上,通過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等四部門出臺配套政策,形成平臺運營長效機制,投建單位通過做大合同能源管理市場份額,采取售電、節能技術改造、智慧能源和環境治理等能源環境服務方式獲取回報,確保建成的平臺可持續發展,并符合市場運行的規則。平臺投建模式和運營模式在全省節能減排能力建設、全國節能減排示范城市能力建設中均屬首創。
平臺建成后,將實現數據共享:借助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GIS、BIM等信息化技術,實現能耗和排污監測數據在線采集,為全市節能減排監管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撐,實現政府監管部門數據共享。進行數據分析:可實現全市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和污染源排放數據的在線監測、統計分析,具備能源審計、節能量審查、能效對標、節能評估、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減排標準查詢等節能減排社會服務功能,并借助專家診斷系統通過對用能單位能耗和污染源排放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輔助生成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和管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