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達沃斯”-中國電池網11月24日訊(特約記者 溫以凱 廣東汕頭報道)2017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經歷了“騙補”風波后的陣痛,到市場再度恢復活力產銷加快提升,再到現今“補貼將再度大幅度退坡”傳聞甚囂塵上等幾個重要時間節點。盡管發展進程頗有波折,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向好趨勢已是毋庸置疑。而作為動力三元鋰電行業的引領者,天臣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表示在新能源業務板塊的投入是堅定且有信心的。
天臣新能源總裁辦主任盧燕
第5屆鋰電“達沃斯”期間,天臣新能源總裁辦主任盧燕接受了記者的獨家采訪,在闡述天臣新能源核心競爭力以及一直保持行業領先的“秘訣”的同時,也對目前新能源車產業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趨勢向記者一一答疑解惑。另外,盧燕還披露了天臣新能源溧水項目目前的最新進展。
研發沒有天花板 掌握創新的主動權
持續的研發投入、不斷追求技術創新、不遺余力提高產品質量,是一個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和行業領先地位的不二法寶。而天臣新能源在技術研發方面,已有完善的布局并保持持續性的高投入。正像盧燕認為的,研發是沒有天花板,將以知識產權為核心,掌握創新的主動權。
我們知道,天臣新能源成立于2015年,旗下主要設有陜西渭南電芯制造基地、南京溧水系統總成基地,并在南京設立了研究中心,公司從事新型三元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擁有多項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目前,天臣在新能源里的多個領域可謂碩果累累。公司的主營產品為三元電芯、動力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儲能電池組及智能儲能系統,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渭南公司作為電芯制造基地,先后通過了ISO9000認證以及IATF 16949質量體系認證,并入圍國家工信部公示2017年第一批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名單,是10家電池企業中的一家。業務方面,中國不僅僅是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應用推廣的國家,也同時是全球最大的風電、太陽能發電應用推廣國家,所以,公司其實不僅提供電芯系統解決方案,同時已經進入儲能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天臣一開始便在技術研發方面多管齊下。公司2016年在南京設立研究院,作為了天臣新能源內部“智慧的來源”,相當于建立一個全球化的“腦庫”。在研發體系內,公司對電池材料、電池、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智能裝備、驗證和測試等方面提供技術方案、數據支持及標準化建議。通過跨地域、多層次的研發,為市場提供更貼合需求、更安全可靠的電池應用方案。
“另一方面,為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吸引聚合更多優秀人才,持續打造全鋰電生態鏈。近日,天臣新能源拉開全球人才招募計劃序幕,在世界范圍內誠招各層次精英人才,共同推動新能源改革進程。” 盧燕表示。
她同時認為,研發是沒有天花板的,公司將以知識產權為核心,掌握創新的主動權。將來,也將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建立研究中心,分別承擔不同的角色和使命,各司其職、互相合作,同時開放資源平臺,真正實現解決方案的全球化。
將與車企深度合作 擴大市場份額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隨著天臣新能源各項產能的不斷放大,公司的業績情況及客戶開拓情況也備受矚目。
盧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業務板塊的投入是堅定且有信心的。同時,半年度的業績也較去年有了一定的提升,后續隨著海內外市場的開拓以及產品線的拓寬,公司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而在優質客戶拓展方面,從國內車廠配套服務為開端,天臣將視野放在全球,夯實基礎的同時,也積極提升自己。公司與新能源車企之間的合作,將通過建立深度戰略合作,或者說深度的協作更為準確,且多維度的開展合作,這樣一來,電池對原車之間的匹配度及安全度會更高,也利于提升研發效率,包括電池回收環節的考慮,天臣新能源會以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提供商的角色服務于新能源車企,做到研發協同、生產協同、服務協同,最終滿足市場需求,滿足用戶需求。
“從合作模式上而言,大概可以分成幾種,第一種是基于市場供需關系的合作;第二種是對產品開發以及市場開拓為導向的定制化合作;第三種則是建立在戰略匹配以及資本基礎上的合作!北R燕補充道。
溧水項目年底設備調試及試投產
溧水項目,是天臣新能源打造從電芯到系統總成全產業鏈的重要布局和投資。
對溧水項目的最新進展,盧燕表示,目前溧水項目廠區的裝修、建設已進入驗收階段,接下來全自動及半自動產線設備將陸續進駐,年底前將進行設備調試及試投產運營。
盧燕同時表示,動力電池從生產到應用于新能源電動汽車及儲能市場,離不開PACK成組。動力電池 PACK 屬于動力電池系統生產、設計和應用的關鍵環節,需要大量成熟技術的相互交叉與協作,是“三電系統”中最為核心的技術,再通過BMS來把握電池的安全程度,對整車安全、電池效能、電池使用壽命等方面的作用都是至關重要。天臣新能源對動力電池PACK及BMS的業務延伸,在進一步擴大自身的競爭優勢同時,或將為“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系統,也就是動力總成系統的戰略布局奠定基礎。
另外,電芯廠最了解自己生產的電芯,車廠也最了解不同車型對電池組以及BMS的需求。盧燕認為電芯廠和新能源車廠之間不再僅僅是電芯的買賣關系,而將是把各自最了解的部分做相互融合,無縫對接,這也是如今越來越多的車廠與電芯廠“喜結良緣”的原因所在。當然,車廠和電芯廠的深度結合,在產品開發以及技術的融合之后,還存在相互之間對制造能力、管理水平、品質管控以及安全方面的多維度持續融合,這是公司認為除了資本聯姻以外,更為任重而道遠的課題。
解碼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及未來趨勢
從整個行業來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幾年一直是駛在“快車道”上,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大幅退坡的傳聞,以及動力電池產能過剩、新能源車消費透支的聲音也一直存在。
對此,盧燕一一進行解答。她認為,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全方位支持,助力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但我們仍然要理性面對目前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共存及互補的現狀。從國家的各項政策中不難看出,汽車產業呈現出電動化、信息化以及互聯網化的發展趨勢,那么也就不難理解今年動力電池產業鏈為什么這么受資本市場的青睞了。另一方面,產能擴張與成本競爭的現狀也讓動力電池行業存在很多的問題,國家如何進行行業監管也是動力電池企業關注的重點;其次,高比能量電池是研發的方向,市場也將對動力電池的高安全性、高一致性、高合格率和低制造成本提出更高要求,這也就推動了智能制造在動力電池行業的實現步伐。
可以看到整個2017年動力電池的產能,有了相當大幅度的提升,于是產能過剩的信息也不少,但實際市場上真正的高端電池仍然供不應求,也就是說真正達到車廠標準的并不多,所以公司認為在動力電池標準化工作不斷推進以及對高端產 品需求持續上升(比如更長的續航里程,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循環性能以及更安全的電 池管理系統等)的背景下,或將迎來行業洗牌。
“也因為高比能量電池的需求趨勢,三元電池是最有潛力達到要求的技術路線,結合公司從投入開始就對智能制造方針的堅持以及全集團實現高信息化規范管理的要求,可以說天臣新能源是經過有序的考慮和謀劃,踏實做好每一步的研究和布局,以迎接來自國內外企業的競爭,也做好如何走出去的準備。” 盧燕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