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上流傳著一個主人和狗的故事,說的是雖然小狗可能突然跑遠,但最終還是得回來找主人。從這個角度來看,短期事件性沖擊后可能迎來修復行情。近期,國際油價先跌后漲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英國退歐公投結果落地之后,國際油價連續兩個交易日急跌,淚別50美元;不過隨著市場情緒平復,美國原油庫存驟降的消息又刺激油價連續兩日大漲,迅速收回大部分失地。分析人士指出,原油、黃金等龍頭搭臺,其他商品唱戲,展望2016年下半年,資產配置策略可首選大宗商品。
50美元關口失而復得
在英國退歐公投事件沖擊下,上周五和本周一,國際油價連續下跌超過7%。不過最近兩個交易日,國際油價又快速回升,連續上漲逾6%。截至北京時間6月30日18:30,NYMEX原油期貨8月合約回升至每桶49.39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9月合約報每桶50.83美元,重返50美元大關上方,幾乎完全收復了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后錄得的跌幅。
海通證券石化期貨研究員毛建平表示,此前油價下跌,首先是隨著半年來的油價回升,6月10日當周美國石油活躍鉆機數增加3座至328座,連續第二周增加,供應增加風險很大;其次,英國退歐等地緣政治引發了不確定性,全球市場全面進入“避險模式”,令多頭獲利回吐;此外,主要產油國限產問題沒有達成任何協議,競爭進入白熱化,令油價承壓。
至于原油快速上漲,業內人士指出,市場恐慌情緒逐步平復,美國原油庫存驟降的消息又激勵了資金重返原油市場。寶城期貨研究員陳棟指出,雖然上周五英國公投結果意外退歐,短期內國際油價出現大幅回落,但隨著利空因素釋放,油價開始重新回歸偏強的供需環境。其上漲原因有四方面:首先,在需求端上,目前北美正處于夏季出行高峰季,用油預期回升,短期消費前景看好;而供應端方面,全球供應受干擾以及美國產量下降緩解了市場的供應過剩,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下降3月11日當周以來最低水平。
世元金行研究員王守凱也表示,油價近日兩次大漲,主要是市場對于英國退歐的恐懼情緒有所緩和。之前的大跌其實是恐慌性的拋售,大跌后自然有抄底的資金入場,不單是原油,其他市場的反彈也印證了這一點。庫存驟降利好原油,也是推升原油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挪威原油產量可能受到限制,原因是如果該國的勞資雙方不能在當地時間7月1日午夜以前達成一項新的工資協議,那么可能出現罷工行動,這也推動油價走高。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的一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410萬桶,這是市場預期的兩倍,EIA報告還顯示美國產量、原油交割地庫欣的庫存,以及包括取暖油和柴油在內的餾分油庫存下降。
原油搭臺提振大宗商品
在原油走強之際,涵蓋多種大宗商品的CRB指數也明顯上漲,近兩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3.77%。作為大宗商品的龍頭,此輪油價回升對大宗商品后市是否有風向標意義?
對此,有業內人士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毛建平認為,目前來看,全球貨幣寬松政策可能進一步神話,美聯儲加息周期將難以啟動,市場認為美聯儲在2016年下半年加息的可能性已基本消除。在這一背景下,市場策略傾向于在原油搭臺之時,可以配置大宗商品市場的其它品種,比如能化、農產品等,下半年大宗商品投資路徑清晰度遠高于上半年。
“6月全球主要風險事件陸續落地,其中英國退歐最令全球市場關注。隨著這一風險事件影響逐漸消化,短期來看,原油市場和全球金融市場暫時可以得到喘息,多頭情緒有所舒緩,空頭繼續打擊的動力減弱,油價存在修改行情,其他商品也存在反彈需求!标悧澱J為,但反彈行情能走多遠卻仍存變數,畢竟潛在的風險隱患依然存在,7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還將繼續召開并討論是否合適加息,而其他歐盟國家也存在公投脫歐的可能。因此,原油短線走強存在對其他大宗商品提振的示范效應,但持續性有待觀察。
王守凱則認為,其實英國脫歐對于原油的沖擊并不大,從長期的基本面來看,英國公投選擇脫離歐盟的結果主要是引發全球股市和匯市大震蕩,但對油價的拖累影響卻有限。這主要是因為亞洲和美國強勁的夏季原油需求及今年來的供應緊張對油價構成支撐,而英國的原油需求預期只會有小幅下降,并不會大幅影響供需基本面。對于原油來說,其走勢會在一定時刻與大宗商品整體重合,但并不會作為大眾商品的風向標。大宗商品整體相對于原油而言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基本面的整合,所以原油與大宗商品未來整體可能會有階段性的背離!
大宗商品能否勇往如前
從今年走勢來看,原油經歷了金融危機以來最強勁的漲勢——幾乎較2月低點翻番,這主要因為資金押注供應中斷以及產量減少將有助于解決長期的供應過剩問題。王守凱表示,從今年原油走勢可以明顯看出,原油供給端開始在持續低油價的驅動下調整,油價也隨之上漲。從原油市場的整體狀況來看,年初以來原油市場的反彈行情主要是由于原油市場基本面改善預期所支撐的。一方面,除OPEC以外的其他國家由于生產成本的制約都在縮減原油的產量;另一方面,美國、中國、印度的需求均好于預期水平,且全球原油的需求量較為穩定。此外,美聯儲延緩加息進程也使得美元相對疲弱,給原油市場營造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預計后市國際油價會在每桶45美元至60美元之間企穩,隨后緩步上行。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員隋曉影也認為,國際油價在消化了英國退歐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后重回每桶50美元關口,該位置也是油價的關鍵點位,當油價處于該位置時會引發部分高成品油田復產,同時50美元上下也是部分生產商的套保價格,這也是過去1個月時間里油價未能延續漲勢的主要原因,因此短期內油價維持在50美元附近震蕩的概率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投行高盛日前表示,在尼日利亞政府與武裝分子未達成持久協議的情況下,尼日利亞未來產量依然不明,目前維持謹慎預估,2016年下半年產量將減少每日35萬桶。
盡管如此,仍有部分市場人士看空油市,在其看來,上述EIA報告還顯示,汽油庫存大幅增加140萬桶,而此前市場預估為減少5.8萬桶,其中東海岸汽油庫存增至紀錄高位。
“未來原油走勢依然會受到宏觀因素的束縛,只是短線因利空情緒得到宣泄暫時出現反彈,在新一輪利空因素逼近的情況下,未來油價繼續反彈缺乏可持續性,上行空間也面臨考驗!标悧澅硎。
總體來看,毛建平建議投資者在大宗商品投資把握兩個原則:一是規避匯率波動風險;二是規避漲幅過大商品品種。在此前提下,2016年下半年資產配置策略是首選大宗商品。首先,在英國退歐的背景下,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幾乎未受到影響,體現出較強的抗風險性;其次,匯率波動趨勢延續,要規避匯率波動,國內市場人民幣定價的大宗商品將成為資金避險追捧的首選;第三,黃金保值功能在一段時間得到加強,美聯儲加息概率大幅下降,黃金表現將強于美元,形成黃金為大宗商品市場塔臺、其它商品唱戲的局面。第四,美股估值高,此時歐美股市和匯市的資金將流向相對估值偏低的大宗市場,推動大宗價格回歸,國內也出現了資金流入商品的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