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在精準扶貧過程中,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不僅有效利用了當地的荒山荒坡、農業大棚和設施農業,還使貧困人口能直接增加收入。
昨天(3月29號)上午,在鄂州市粑鋪村村頭的荒坡上,記者看到,村民許凡正在用水認真清洗太陽能電池板。許凡告訴記者,作為村里的光伏扶貧項目管理人,他每天除了對光伏發電系統進行維護,還要認真記錄發電量。
許凡告訴記者,粑鋪村的光伏發電系統,是鄂州建設的首個“光伏扶貧”項目,總裝機容量60千瓦,預計年均發電量8萬度以上。
粑鋪村黨總支書記劉建橋告訴記者,光伏發電系統發的電能夠直接上網出售,上網價是每度電五毛八分錢,此外省、市兩級政府還分別給予四毛二分錢和兩毛五分錢的補助,這樣算下來,每度電的最終售價達到一塊二毛五分錢。
鄂州市胡林供電所營業班班長張誠告訴記者,光伏發電是一種綠色、持久的能源形式。據測算,粑鋪村的這一項目年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5.6噸,二氧化硫排放1.8噸,可年均節省標準煤19.7噸。
據了解,目前,“光伏扶貧”項目已經惠及鄂州54戶貧困家庭,當地政府計劃在三年內完成2000余戶貧困家庭的“光伏扶貧”工作。
鄂州供電公司負責人表示,“光伏扶貧”項目是國家能源局和國務院扶貧辦去年底推出的一項扶貧開發創新工作機制,目的是通過實施光伏扶貧發電項目,幫助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鄂州供電公司將積極支持“光伏扶貧”發電項目發展,扎實做好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并網服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