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近日在天津發布的《中國工業生物技術白皮書2015》顯示,2014年,我國生物燃料乙醇年產量約216萬噸,生物柴油年產量約121萬噸。
白皮書指出,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國和應用國,僅次于美國和巴西。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在國家財稅政策調節的引導下,中國燃料乙醇行業逐漸向非糧經濟作物和纖維素原料綜合利用方向轉變,積極開展工藝和示范項目建設。
作為生物能源的一個重要領域,白皮書還指出,中國生物柴油產業發展處于成長期,生物柴油總產能約為300萬噸至350萬噸,但由于受到原料供應的限制,生產裝置開工率不足,尚無法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為此,生物柴油企業正在積極需求替代原料,開發和推廣生物柴油新技術,加快建設工業裝置。
白皮書介紹說,生物航油研發近年取得突破性應用進展。2014年,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攻克了以高粱稈、玉米稈等秸稈原料轉化為航空燃油的關鍵技術及轉化設備,在遼寧營口建立了150噸/年生物航油的中試系統,產品達到國際生物航空燃油標準,具備了應用于航空飛行的質量可行性;2015年3月,利用中國石化集團開發的廢棄油脂生物燃料,中國首次使用混合生物航油完成了載客商業飛行并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