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在此期間,西北油田精確描繪出了“十三五”時期的發展藍圖,為干部職工指明了奮斗目標和發展方向——“突出質量效益優先,持續推進千萬噸級大油田建設;自然遞減率下降至12%,實現采收率翻番;建設成為國內石油石化行業組織效率最高、用人水平最優、市場機制最佳、操作成本最低、成長性較好的石油公司!
西北油田主要作業區位于我國被稱為“死亡之!钡膬汝懗练e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盆地下的油藏地質以縫洞型碳酸鹽巖為主,該種地質結構。具有“超深、超稠、高溫、高壓、高礦化度”等特點,塔里木盆地的油氣藏開發被地質專家們稱為“世界級難題”。
面對“世界級難題”,西北油田堅持創新驅動,科學開發,不斷發展海相碳酸鹽巖縫洞型油氣藏勘探開發理論,豐富完善超深層縫洞型儲層預測評價、儲層改造等十大技術系列。2015年1月,自主創新的“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學降粘技術研發與工業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繼2010年以來,第二個自主創新項目獲此殊榮。近5年來,西北油田獲中國石化科技進步獎12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獎9項。創新已經成為油田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
“十二五”期間,西北油田在塔里木盆地實現了快速發展,累計生產原油3633萬噸,天然氣81億方,提前3年實現了自然遞減率控制在20%以內的目標。僅注氣增油一項新技術,增產原油達80多萬噸。西北油田成為國內陸上十大油田之一,中國石化第二大油田。
西北油田積極履行央企責任,為新疆經濟發展“添油加氣”!笆濉逼陂g,西北油田累計向新疆當地企業供應原油1927萬噸、天然氣31.62億立方米、輕烴9.85萬噸、液化氣26.58萬噸,原油、天然氣資源本地轉化率分別達到68%和61%,創歷史新高。
每年,西北油田按照一定比例招聘當地員工,累計引進新疆籍大學畢業生226名,直接或間接為當地提供用工崗位2萬余個。同期,投入3億多元用于新疆社會民生建設,投資8600多萬元建成了1.8公里的和田河大橋;投入500多萬元援助的柯坪縣紅棗滴灌科普示范園,直接受益農牧民達1.2萬人;投資300多萬元建成的上庫木力村幼兒園可容納300名兒童就學,徹底解決了附近4個少數民族村莊1200余戶農牧民學齡前兒童入園難的問題。
“十三五”開局,世界石油市場疲軟不振,原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油田企業進入了發展的“寒冬期”。西北油田直面挑戰,化危為機,轉方式、調結構、練內功,更加突出發展質量和效益、完善油公司體制機制建設,持續推進千萬噸級大油氣田建設。
為了實現“十三五”期間定下的發展藍圖,西北油田做出了一系列的戰略措施。第一,調結構,推進高效勘探。強化“以效益論英雄”理念,提高勘探成功率,努力提升儲量動用率和剩余經濟可采儲量。第二,穩增長,突出效益開發。以“已開發儲量是最優質儲量”為理念,按照推廣成熟技術、攻關試驗技術、儲備前瞻技術3個層次,加快推進攻關采收率配套工藝技術。第三,作示范,打造國內一流石油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