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疆經濟報報道,27日新疆召開煤炭工業及煤礦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透露,盡管新疆煤炭產能和在建規模遠遠大于市場總量,煤炭產能過剩,但是根據市場預期,2016年新疆原煤產量目標控制在1.5億噸左右,為新疆工業和經濟發展提供能源保障。
新疆煤炭工業管理局局長吳甲春介紹,“十二五”期間,新疆生產原煤6.90億噸,較“十一五”3.43億噸增長101.16%。2015年受經濟下行壓力、煤炭價格低迷等因素影響,當年生產原煤1.4億噸,較2014年1.41億噸基本持平。
雖然煤炭行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在全國普遍存在,但新疆煤炭行業仍面臨著重大機遇。首先是煤炭作為新疆的主體能源具有無法替代的地位。新疆作為我國煤炭生產力西移的重要承接區、能源戰略接替區,煤炭行業發展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其次,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等一批煤電、煤制油、煤制天然氣項目將強力拉動煤炭需求。另外,準東、吐哈、伊犁等產煤基地煤炭資源極其豐富,適合建設大型、特大型現代化高效煤礦,煤炭開采成本低于內地大部分省區,比較優勢突出。
新疆煤炭資源豐富,位居我國前列,煤炭資源預測遠景儲量2.19 萬億噸,占全國的40%以上。規劃建成四大煤炭基地,其中哈密煤炭基地確定為能源開發的重點和新疆“西煤東運”的戰略能源基地,“一主兩翼”鐵路等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將為哈密地區建設國家大型煤炭生產基地提供有利的政策機遇和保證。
新疆煤炭資源分布集中,主要分布于北疆的準噶爾、吐哈(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區)、伊犁(含庫拜)三大區域,其中準葛爾儲量約7000 億噸,吐哈6600 億噸,伊犁煤田4700 億噸。
根據國家《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新疆煤炭調出量預計將達0.3 億噸,主要供應甘肅西部、青海和川渝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