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調整、生態環境約束等因素影響,2015年煤炭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全行業陷入產能過剩階段。”中國煤炭工業協會1月20日通報的2015年煤炭工業運行情況顯示,煤炭工業持續下行,協會直接統計的90家大型煤炭企業利潤只有51.3億,比2014年同期減少500億。
2015年規模以上煤企產量36.85億噸
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煤炭行業最難熬的一年。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產量為36.85億噸,同比減少1.34億噸,下降3.5%。
煤炭進出口方面,2015年進口煤炭數量為2.04億噸,同比下降29.9%;出口數量為530萬噸,下降7.1%,從數據上看,基本實現了年初控制煤炭進口數量的目標。
這得益于從去年年初開始,在國內煤炭市場下滑的情況下,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出臺了商品煤質量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措施,限制進口煤數量。
結合2015年煤炭工業運行情況,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認為,“十二五”期間煤炭供應能力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國煤炭產量增速呈現先高后低的趨勢。
從數據上看,2013年煤炭產量達到39.74億噸,2015年比2010年增加了2.57億噸,煤炭仍然占一次能源消費70%以上。
數量上,煤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國煤礦數量10800處。其中年產12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礦1050處;年產30萬噸7000處,比2010年減少4000處。
隨著市場的走低,煤炭企業的庫存和效益也直線下降。截至2015年年底,全社會存煤持續48個月超3億噸。從價格上看,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由2011年11月份的860元/噸下跌到現在的370元/噸,降幅達58%。
“產業結構、技術結構不合理,生產集中度低,產品結構單一及體制機制的約束,造成企業管理粗放,稅費負擔過重也制約了行業發展。”分析煤炭工業下行的原因時,姜智敏表示,國家對煤炭工業發展非常重視,截至1月20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成立的脫困聯席會議已召開46次,協會也配合有關部門做了一些工作。
去產能應與淘汰落后相結合
化解過剩產能是煤炭行業脫困升級中的主要任務,從2012年以來,產能過剩現象越來越嚴重。
根據政府調研、行業協會統計以及國家有關部門的分析數據,目前我國煤炭產能基本在40億噸,在建產能11億噸,這51億噸產能的背后是煤炭消費增速的不斷回落。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宏表示,做好煤炭行業的化解產能工作,從近期來看,主要是控制產能無序增長和產量大量釋放,控制煤礦超能力生產,把違法違規生產煤礦停下來。
這其中,治理的重點是國有重點煤礦要嚴格按照核定生產能力組織生產,不能超能力生產,不安全、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煤礦堅決不能生產。
在張宏看來,1998年國有重點煤礦有700多處,目前仍有300多處在生產,但這些煤礦大多已接近枯竭,應該建立合理機制,引導這些煤礦退出市場。
“有了合理的退出機制,才能支撐煤炭結構調整!睆闹虚L期來看,張宏認為,我國目前的煤礦退出機制并不健全,前些年國家投資建設了一大批煤礦,到目前為止,不少煤礦接近枯竭,經濟效益差。當前化解產能工作要與淘汰落后產能結合,建立淘汰落后機制。
回歸到當前情況,從2012年以來,煤礦行業去產能及淘汰落后工作一直都在進行,只是今年的力度將更大。
2015年全國淘汰落后產能煤礦1340處、產能9000萬噸,“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煤礦7250處、產能5.6億噸。在關閉煤礦數量上,當前全國共有4947處停產停建礦井,占礦井總數的48%,其中停產停建1年以上的有3346處。
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態度來看,今年控制產能工作將聚焦煤炭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從源頭和末端化解過剩產能。
“煤炭與相關產業之間壁壘較大,無論是從資本上參股控股,還是戰略聯盟上合作,都對煤炭產業上下游協調、穩定發展有相當大的作用!睆埡暾f,上下游產業間的壁壘也是造成煤炭產能過剩的重要因素。
按照我國目前煤炭開發格局,未來將控制東部、穩定中部、發展西部,建立煤炭梯級開發、梯級利用的機制,實現煤炭有序和可持續發展。
專項資金將主要用來安置人員
針對近期熱議的有專家及相關部門提議國家出臺煤炭行業最低限價措施,以緩解煤炭行業脫困壓力的傳聞,姜智敏也在通報會上予以回應。
姜智敏表示,從整個行業目前的技術發展、經濟發展狀況,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提出合理的煤炭價格水平,也是出于保證行業穩定運行的初衷。
“如果按照370元的價格繼續下滑,2016年面臨著更大的問題!苯敲粽J為,從國家推動煤炭行業脫困升級的措施來看,近期提出了設立專項資金,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專項資金有多少、怎么用。但從大的政策上來看,專項資金將主要用來安置人員,做好托底工作。
對于會不會像成品油價格一樣設置“地板價”,姜智敏表示,應該說企業有這樣的呼吁,具體還在研究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但主要還是想采取一些綜合性的措施,側重于供需關系的調整,從行業自律和政府監管上,減少無序競爭,穩定煤價。
展望“十三五”期間煤炭工業的發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能源革命有新的要求,煤炭作為主體能源地位不會改變。隨著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國家推動能源結構調整,非化石能源比重增長,煤炭將繼續低速增長但仍會保持較大規模。
“煤炭工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重點應該是控制總量、優化布局,控制增量、優化存量,淘汰落后、消化過剩,調整結構、促進轉型,提高質量、提高效率!苯敲粽J為,“十三五”期間應該創新發展理念,推進煤炭行業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