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成品油定價機制“十個工作日一調”原則,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12月29日24時再次開啟。業內人士認為,鑒于12月15日調價窗口開啟而發改委暫緩調價的先例,本年底最后一次下調窗口存在再次暫緩調價的可能。
2014年下半年以來,受到全球能源供應過剩,及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一路下跌,到2015年12月份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雙雙跌至40美元/桶以下。本輪計價周期的尾端國際油價出現反彈,但目前并未突破40美元/桶上限。
受此影響,截至12月25日第8個工作日,金銀島測算的原油變化率-10.72%,預計汽柴油對應下調幅度為270-280元/噸;卓創資訊監測的原油變化率為為-10.48%,對應下調260元/噸左右,中宇資訊估測原油變化率為-10.77%,預計汽柴油對應下調幅度為235元/噸,調價窗口將于29日24時開啟。
中宇資訊分析師高承莎表示,縱觀本輪計價期內,成品油外圍環境及內在情況與上一輪相比,基本無實質性改善,而且本輪預期下調幅度大幅高于上一輪預期幅度,因此由上述情況綜合判斷,本輪成品油調價仍不能排除有落空的可能性。
上一輪成品油調價落空后,發改委隔日在官方微博再次發文表示,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60%且國內原油生產成本高于40美元/桶,使國內原油生產和煉化企業遭受嚴重虧損,為保障能源供應的可持續性,并兼顧環境治理的重任,因此十分需要暫緩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緩解國內石油企業經營壓力。
同時,發改委表示將抓緊完善新形勢下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不過并未透露具體的改革方向。對此,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孟凱表示,未來,當低油價成為新常態,盡快完善并形成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將是首要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