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能源投資咨詢委員會副主席、中俄國際經貿關系發展協會主席奧列格.杰米好在中國能源報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能源經濟論壇上表示,中俄兩國正在推進建立雙方基于合作基礎上的原油貿易價格體系。
數據顯示,中俄國在2014年至2015年兩年間原油生產消費總量約占全球消費的24%!皻W盟國家僅占全球1.6%,權重遠沒有中俄兩國高,但卻控制了國際原油的價格體系,目前來看歐洲的原油貿易定價體系已經維持30年沒有進行變動!苯苊缀弥赋觯斍爸袊投砹_斯對世界原油市場的定價話語權缺失,建議兩國應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雙方可以以本國的貨幣定價進行交易,增強兩國在原油市場上的影響力。
據了解,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將打造一個類似于wti的石油價格體系向石油市場開放。俄羅斯目前通過圣彼得堡商品交易所交易的燃油基本都以盧布結算,這正是2015年由俄羅斯能源委員會建成的俄羅斯自有原油交易體系。
今年4月,以俄羅斯能源委員會主席為首的代表團在訪華期間,中俄雙方能源代表對確定石油產能的立場十分接近。俄羅斯代表團在會見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時,也談到了關于建立雙方基于合作基礎上的原油貿易價格體系。
據了解,中俄雙方也正在商討關于石油貿易領域的定價體系,研究在雙方的交易所進行原油及其產品交易的可能性。在和中國石油聯合會副會長談話時,也談到了中俄兩國現在被動依賴于其它原油定價體系的問題。
數據顯示,2014年俄羅斯共生產原油5.267億噸,中國共生產原油2.114噸,進口3.1億噸。盡管有權威人士預測原油需求將急劇降低,價格也將不斷下跌,但中國的原油進口量還在不停增長。
2014年中國石油進口量同比增長9.5%,從2015年前8個月數據來看,同比增長了9.8%。中俄兩年年生產和消費的原油總量大約為10.477億噸,如果減去重復計算,約占全球消費的24%,也就是說中俄兩國在全球的占比為24%,但是中俄兩國的石油價格卻按照迪拜體系來算。
歐盟國家占全球1.6%,權重遠沒有中俄兩國高,但是他們卻控制了國際原油的價格體系,目前來看歐洲的原油貿易定價體系已經維持30年沒有進行變動。
這其中有國際政治事件、經濟發展以及政府機構的因素在內,但應當指出的是原油價格信息產生是由生產、消費、分析機構和國際政府間的態度決定,有一個顯著范圍的差異性,這就形成了改變石油定價體系的第一層含義。
杰米好認為,中俄兩國的關系目前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中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也上升到新的階段,高度合作和互補性強的特點。為此,建議中俄兩國應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雙方可以以本國的貨幣定價進行交易。無論是用盧布還是人民幣進行原油及其產品,最重要是增強兩國在原油市場上的影響力。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歷史上原油定價體系也經過變動,國際規則也有一些改動,最終才形成了目前的國際原油定價體系。
原油定價成本缺失,對于石油出口國來講,意味著風險提高和財政收入的不穩定。同時,對于石油第一進口國也是一樣的,增強中俄兩國在原油定價體系中的話語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對國際政治經濟發展良好的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