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美原油期貨出現五連跌局面,并雙雙跌破每桶40美元,創2009年2月18日以來最低價。受此拖累,原油變化率一直在負值內下滑。按照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本周二24時國內油價調價窗口將打開,“四連跌”腳步漸進。
近期歐佩克放棄限產而維持高產政策,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不樂觀,石油供應過剩局面不改,再者,市場對下周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提振美元匯率震蕩走強。在利空消息的影響下,近期歐美原油期貨處于持續下滑態勢。12月4日收盤,WTI油價跌破每桶40美元,12月10日收盤,布倫特油價亦跌破每桶40美元。
受到歐美原油期貨持續下滑的拖累,原油變化率一直在負值內下滑。卓創調價模型顯示:截至12月10日收盤,第8個工作日原油變化率-5.49%,對應下跌150元/噸,本輪油價面臨再次下調。
中宇資訊則對應下調幅度為125元/噸。不過,中宇資訊分析師馬燕也表示:“若以目前原油現貨價格水平推算,預計12月15日24時成品油零售限價最終下調幅度或拉寬至155元/噸!
不過,在下調預期之外,也有消息稱由于目前油價下跌幅度較大,國家有關部門或進行干預,調價或落空。那么,目前定價機制是如何規定的呢?
2013年3月27日國家頒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中的第七條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80美元時,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時,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定價機制中,只有當原油漲至每桶130美元以上,國家為了保證國內經濟平穩運行,可暫停、延遲或縮小調價幅度,并未提到原油低于每桶40美元,國內成品油價格不作調整的內容,可以說這一消息完全是空穴來風! 卓創資訊分析師胡慧春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