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河北省扶貧辦獲悉,河北選擇了平山、曲陽等6個縣作為首批光伏扶貧試點縣,針對無勞動能力、無收入的農村最困難群體,開展長達20年的持續幫扶,扶貧對象可獲得每年3000元的收益,有效改善其經濟狀況。
光伏產業是我國擁有全球競爭力的行業,擁有晶龍、英利等具有先進技術和較大產能的大型企業。我國一些貧困縣尤其是貧困山區閑置山場面積大、光照條件較好,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擁有較好基礎。去年,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選定了河北、山西、安徽、甘肅、寧夏、青海6省(區)作為首批“光伏扶貧”試點省,探索“精準扶貧”。
河北選擇了平山、曲陽、巨鹿、臨城、赤城、平泉等6個縣做試點,幫扶對象為符合無勞動能力等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3萬余戶、5萬余人。計劃利用3年時間,通過光伏扶貧逐步實現6個試點縣所有光伏扶貧對象收益達到每年3000元、持續20年。
記者走訪平山、曲陽等地發現,光伏扶貧對象貧困程度深、生活質量差、自我發展能力弱,依靠自身能力脫貧難度大,只有長時間、大力度扶持才能改善其重度貧困狀況。多名試點縣發改局、扶貧辦等基層干部表示,光伏扶貧既能幫助貧困縣的最困難群體增加收入,也有助于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助力節能減排和霧霾治理,助力調整經濟結構、消化光伏產能,一舉多得。
為鼓勵光伏企業積極性,河北省光伏扶貧由光伏企業和政府共同實施。參與項目的光伏企業,可按照1:2.5的比例建設光伏扶貧電站和商業光伏電站,并優先安排年度建設規模指標,企業則拿出部分商業電站收益彌補光伏扶貧支出。項目建設中,政府還對光伏企業給予貼息等扶持。
平山縣發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平山2015年共獲得了70兆瓦光伏電站指標,其中50兆瓦為商業電站,20兆瓦為光伏扶貧電站,負責100戶貧困戶的扶貧任務。規劃實施的6個光伏項目共計投資16.8億元,建成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其他試點縣光伏扶貧項目,也在穩步推進。
一些參與光伏扶貧的企業負責人表示,除了扶貧收入,光伏電站附近的村民,還能獲得電站占地租金;建設過程中,除了技術性工作,搬運、安裝等都由當地村民承擔,可獲得打工收入;電站投用后,太陽能電池板需要定期清洗,村民也能獲得勞務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