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露天焚燒,加重了空氣污染。為破這一難題,長春市堅持疏堵結合、以堵促疏,在為秸稈“找出路”上下功夫,變秸稈為肥料、飼料、食用菌栽培原料,用秸稈造紙、發電……
現狀:秸稈年產千萬噸
據長春市農委副主任郭晉巍介紹,目前,長春市農作物播種面積2004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65萬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180億斤階段性水平,年產農作物秸稈1300萬噸左右,其中,玉米秸稈產量1000萬噸左右!叭杏衩捉斩捹Y源消化大體分三大塊,一塊用于農戶燒柴,約占30%,一塊為各種途徑的綜合利用,約占35%,其余35%被廢棄。”
為此,2015年,長春市加大了秸稈禁燒治理力度,政府增加資金投入,廣泛宣傳發動營造輿論氛圍,基層干部責任到人、拉網式排查、與任職考核掛鉤……有效遏止了大面積露天焚燒秸稈現象。“2015年秋季全市已燒面積不到8%,而去年同期為30%,一些地方雖有零星火點和黑斑,但多數地方禁燒效果較好!遍L春市農委法規處處長孔令波說。
取之于田還之于田
秸稈是良好的肥源,轉化利用首推秸稈“還田”。近兩年,長春市大力推進農作物秸稈還田利用。2015年,全市推廣實施保護性耕作245萬畝,比上年增加42萬畝,實施秸稈腐熟還田面積30萬畝,全市秸稈還田利用率由12%提高到15%。
“從2011年起,長春市啟動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項目,通過秸稈粉碎覆蓋、高留茬進行機械免耕播種,實現秸稈直接還田,出苗明顯優于其他播種方式,保證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深受農民歡迎,2016年還將繼續擴大推廣面積!遍L春市農技站研究員于亞珍說。
秸稈造紙、發電
秸稈是農業剩余物,也是寶貴的資源。
近年來,長春市加快秸稈資源化、能源化步伐,陸續建起造紙廠和生物質發電廠,每年可轉化利用約100萬噸秸稈。
每到秋季,造紙廠和生物質發電廠從農民手中收購玉米秸稈,一些地方紛紛上了秸稈打包機、摟草機。據初步統計,全市有750多臺打包機在田地進行打包作業。各地涌現出了一批經紀人隊伍,由他們組織秸稈打包、然后送到收購企業銷售,如今,秸稈回收利用形成了一個小產業。
秸稈栽菌、建沼池
以秸稈為原料栽培食用菌是一種新途徑。目前,長春市正在規劃建設“草腐菌”和“木腐菌”兩條產業帶,鼓勵相關龍頭企業采用企業加農戶的方式經營,現已摸清全市食用菌生產狀況,掌握了一定的技術操作規程,為明年示范推廣做好了必要準備。
2006年,長春市實施農村戶用沼氣項目,積極推進以秸稈為原料的沼氣項目建設,到2014年年末,全市共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6萬余戶,2015年,全市又新建戶用沼氣池4000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