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將從2010年的2.2億千瓦增長到2.9億千瓦,年均增長5.7%。
而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就突破3億千瓦,居世界第一,約占全球水電裝機總量的四分之一,繼續穩坐可再生能源的頭把“交椅”,而水電發電量更是歷史性突破1萬億千瓦時,相當于全國每使用5千瓦時電中就有約1千瓦時來自水電。水電當之無愧成為節能減排主力軍。
裝機容量發電量雙創紀錄
根據國家能源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全面推進金沙江中下游、瀾滄江中下游、雅礱江、大渡河、黃河上游、雅魯藏布江中游水電基地建設,并有序啟動金沙江上游、瀾滄江上游、怒江水電基地建設。
2014年6月30日,世界第三大水電站、中國第二大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投產。同年7月10日,中國第三大水電站向家壩電站投產發電,兩座電站總裝機達到了2026萬千瓦,相當于又投產一座三峽電站。
西藏水電的開發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4年11月23日14時05分,西藏電力史上第一座大型水電站———華能藏木水電站1號機組成功并入西藏電網,歷時近8年建設、總投資96億元、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的藏木水電站將西藏帶進了大水電時代。
作為中國水電的標志性工程,三峽水電站2014年全年發電量達到了988億千瓦時,創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的世界最高紀錄,累計發電量突破8000億千瓦時,相當于累計為社會節約原煤消耗4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800多萬噸。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6000千瓦及以上水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3653小時,同比增長了293小時,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南方電網公司公布的數據也顯示,“西電東送”全年完成17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30%,進一步印證了水電的利用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同時,國內企業掌握的水電技術也遙遙領先。在全球水電裝機排名中,我國有5座電站位列前十名,以三峽工程為代表的大批大型及特大型水電項目的順利建設,帶動了行業技術在全球范圍的發展。
我國水電在電站建設及技術管理方面獲得突破的同時,還積極響應國家“走出去”發展戰略,大力進軍海外市場,國際業務開展初具規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中國水電已成為引領和推動著世界水電發展的巨大力量。
帶動相關行業發展
雖然前幾年對水電發展有爭議,但目前業界的觀點非常一致,現在是水電再次迎來大發展的最好機遇。
除此之外,水電發展機遇帶來的規模投資效益也逐漸顯現。“機械制造業、土建、水泥、鋼材以及服務業等相關行業將會大幅受益,此外,水電的發展對經濟上較為落后但水能資源充沛的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有利,可以促進當地勞動力就業!敝袊こ虒W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表示。
據德銀發布的《中國水電行業投資機會與啟示》研究報告顯示,“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中國積極發展水電,調整能源結構,中國水電行業迎來快速發展的5年,水電擴張也給多個領域帶來重大投資機會。
業內專家表示,中國水電在5年內新增的裝機容量拉動了8000萬到1萬億的投資規模,受益產業涉及水泥、鋼材、水利、重型施工設備、水輪機、電氣設備等行業。按照1萬千瓦的水電裝機能拉動1億元人民幣來算,7000~8000萬千瓦能拉動8000億的投資規模。其中40%~50%用于大壩建設,建材、水泥、鋼材等產業;20%投到發電設備制造業,此外,對地方政府的就業和稅收也有相當大的促進作用。另外,水電建設同時還會帶動上萬億的電網建設投資。
“水電作為我國當前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為我國能源電力結構調整、溫室氣體減排、氣候環境改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敝袊Πl電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基堯表示。
行業瓶頸依然待解
今年5月首次在中國舉行的“世界水電大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指出,水電對目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意義十 分重大,當前中國正在努力實現能源轉型,步履艱難,按照2020年要達到非化石能源消費占“15%”的計劃目標,所面臨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在能源轉型中,水電無疑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劉琦表示,中國政府倡導積極、有序地開發水電,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包括水電)的綠色增長在中國已十分迫切。水電在綠色增長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國水電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仍然面臨一些瓶頸問題。
目前全球水電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雖然技術已不是主要的制約因素,但是環境制約、水權爭端問題已日益突出,水電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在增加,比如說環境、移民、開發成本高等問題加大了水電的開發難度。
另外,雖然整體的水電消納情況有所提升,但棄水問題仍需正視并創新解決。
為此,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的主導下,加快了對西南水電基地棄水問題的研究和解決。包括2014年年初即確定云南為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隨后還批復了大用戶直購電的試點輸配電價,促進用戶與電廠雙方直接交易、開展水電棄水及消納專項監管、加快外送通道建設等。
針對水電行業面臨的相關問題,中國水力發電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吳義航表示,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貫徹綠色水電的理念,從單純的“工程水電”轉變為“生態水電”,從重視純粹工程技術轉變到更加重視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沙掷m性是貫穿各方利益的共同主線,相信只要做到了把水電開發與水資源綜合利用、生態工程建設和當地區域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我國水電事業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