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19日發布的全社會用電量數據顯示,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56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2%。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2.9%,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2%。
1至9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13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8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用電量29559億千瓦時,下降1.0%;第三產業用電量5406億千瓦時,增長7.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5573億千瓦時,增長4.6%。
同時,前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第二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下降至36.7%;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上升至58.9%,創歷史最高,幾乎與用電量特征變化相一致。
此前,發改委新聞發言人、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在解釋用電量與GDP增速不一致時說,主要是用電結構與經濟結構之間的差異導致的。前些年用電增速和GDP增速二者的變化基本同步,相關系數在0.74左右。在經濟上升期,用電增速明顯快于GDP的增速;經濟下行期,用電增速明顯低于GDP增速。
“今年以來,工業增加值的增速下滑幅度比較大,但是第三產業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其中附加值較高的行業又相對更好。在這種情況下,較低的用電增長支撐了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長!崩顦忝裾f。
業內人士表示,用電量增速放緩并非全然是壞事。在新常態下,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化、高新技術行業等的發展,導致用電需求結構發生變化。
數據顯示,9月份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達到6.2%,高于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保持了今年以來較快增長的平穩勢頭。這也是我國用電增長動力從二產向三產轉變態勢的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