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三秋”時節秸稈焚燒零發現 北京秸稈利用率全國領先
來源:北京日報 時間:2015-10-12 14:05:50 用手機瀏覽

  京郊13.5萬畝的山區半山區田地,自今年起逐漸告別糧食作物種植,因地制宜改種花卉、蔬菜等作物,糧食作物的秸稈自然隨之減少,曾經屢禁不止的焚燒秸稈行為,將得到根治。日前,記者從市農業局了解到,本市四成山區半山區糧田已完成了種植結構調整。

  北京市未發現秸稈焚燒火點

  眼下正值“三秋”,全市115萬畝玉米收獲已近尾聲。市農業局透露,全市各級農業與環保、城管部門,開展了秋季農作物秸稈禁燒執法聯合行動,緊盯地頭兒火點。根據環保部環境衛星秸稈焚燒火點監測日報,截至目前,未發現本市有農作物秸稈焚燒火點。

  近年來,京津冀等地區出現較重霧霾天氣,據氣象部門分析,秸稈焚燒產生的有害氣體及顆粒物成為霧霾天氣的污染源之一,甚至還引發火災,危及交通安全。為此,本市率先承諾要盡最大努力杜絕秸稈焚燒。

  今年本市還首次明確了區縣、鄉鎮承擔禁燒主體責任,政府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將禁燒工作納入區縣、鄉鎮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建立獎懲制度,實行年度考核,將禁燒任務落實到村集體,明確到人員和農戶。

  各區縣將建立鄉鎮、村、農戶農作物種植地塊臺賬,組建村級禁燒看護隊伍,賦予禁燒看護職責,實現網格化監管,全方位全天候監管。

  改種花菜杜絕焚燒秸稈

  為從根本上杜絕焚燒秸稈,今年起,本市開始全面調減山區半山區農作物種植面積,減少秸稈總量。針對13.5萬畝山區半山區不可機械作業地塊,計劃用2至3年時間,有序調減糧食作物種植,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林、牧草、花卉、中草藥、蔬菜產業和觀光休閑農業。

  在密云縣巨各莊鎮蔡家洼村,去年還在種植玉米的丘陵山地,已經變成了香草園種植基地。據該村黨支部副書記張紹德介紹,今年在縣農業服務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積極打造800畝香草園,種植香草300萬株,包括薰衣草、馬鞭草、鼠尾草等十余個香草品種。

  價值300萬元的種苗,全部由縣農業服務中心免費提供;另外配套的草坪機、綠籬機、打藥機、割灌機等機械又補貼了30余萬元。今年以來,到該園區參觀的游客已達到15萬人次,僅門票收入就達到750萬元左右。

  像蔡家洼這樣的村莊已有不少。截至目前,京郊山區半山區糧田已有四成調整了種植結構,徹底告別了秸稈。

  秸稈利用率全國領先

  山區的秸稈少了,對于平原地區糧食作物產生的秸稈,本市一直在加大對其資源化利用。今年起,本市將轉變農作物秸稈利用方式,實現秸稈飼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全利用,讓農民舍不得燒秸稈。

  連日來,在順義區趙全營鎮萬畝示范方,興農天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統一種植的1萬畝青貯玉米正在緊張收獲中。忙碌的田間,青貯收獲機在前,秸稈粉碎機緊隨其后,把殘留在地面的秸稈清理還田,隨后重耙機登場作業,深松機和旋耕機依次顯露身手,通力合作,實現了青貯機收“一條龍”。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本市的秸稈綜合利用率已達到全國領先地位。去年全市農作物秸稈85%左右用于粉碎還田作為肥料和青貯加工作為飼料,其余用于能源燃料和食用菌培養基料。小麥秸稈已基本實現綜合利用,玉米秸稈80%實現綜合利用。

  今年本市通過購機補貼政策補貼的大型拖拉機、玉米收獲機、青貯收獲機、秸稈打捆機、深松機、秸稈粉碎加工設備等秸稈處理和綜合利用機械達到578臺,補貼資金3550萬元。

  目前,這些機具已陸續發放到農民手中,“三秋”期間全市投入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機具將達2600余臺。全市普遍實行了農機“一條龍”作業模式,確保了秸稈全部粉碎還田和冬小麥播種質量,從源頭杜絕秸稈焚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今夏安徽省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七成
安徽省預計明年底將建成23個秸稈電廠
陜西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潛力巨大
年年污染年年燒 秸稈焚燒何時休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