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生物質產業要“以正合,以奇勝”
來源:中國科學報 時間:2015-8-4 14:46:29 用手機瀏覽

  ■在生物質產業,‘正’代表資金,‘奇’代表政策。資金與政策是中國生物質產業、中國生物制造企業在世界上立足的關鍵。

  “當前,全球的水、空氣等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全球人口在未來10年將增加12億,世界原油資源50年后將面臨枯竭!泵鎸δ茉础h境的巨大壓力,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國屏日前在第三屆生物質產業發展長春論壇上呼吁,發展生物質產業尤為重要。

  “物盡其材,材盡其用,化腐朽為神奇”的生物質產業,利用可再生或循環的有機物質,包括農林廢棄物、畜禽糞便、有機廢棄物等為原料,通過工業化加工轉化為生物基產品、生物飼料和生物能源等,從而保護環境,緩解能源危機。

  作為農業大國,中國有著發展生物質產業的先天條件,一方面,我國農作物播種面積有1.6億公頃,年產生物質約7億噸;另一方面,我國現有森林面積近2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0.36%,每年可獲得生物質資源量約8億~10億噸。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看來,生物質產業要“以正合,以奇勝”,“正”代表資金,“奇”代表政策。擁有資金與政策,中國的生物質產業、生物制造企業才能在世界上走得更遠、更好。

  生物質產業迎轉機

  “傳統塑料會帶來兩大問題:一是不可再生,二是造成白色污染!泵鎸σ允癁樵系膫鹘y塑料帶來的環保壓力,全球都在尋找解決之策,在天津國韻生物材料公司總經理劉偉看來,“解決方案就兩點:開展生物基材料的開發應用和生物降解材料的開發應用!

  為告別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促進綠色消費,吉林省一紙“禁塑令”在全國開了個好頭。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宋剛表示,今年上半年,吉林省已累計替換各類產品2051噸,招商引資的10個聚乳酸可降解塑料制品生產項目已全部投產。

  據劉偉透露,天津國韻生物材料公司也基本與吉林省長春市經濟開發區達成合作意向,未來要在吉林省建成一個十萬噸的生產基地。

  不僅如此,吉林省政府還將禁塑條例列入立法調研計劃,目前的禁塑條例初稿將針對禁塑實施產品目錄制,加強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并新增召回制度和罰沒處罰。

  作為“禁塑令”的先行者,吉林省的示范效應也開始在全國其他地區顯現,比如江蘇省也計劃啟動針對一次性餐具和不可降解塑料袋的“禁塑令”。而強制性“禁塑令”的出臺,也促使低迷多年的生物質產業開始迎來轉機。

  以吉林省為例,宋剛表示,該省重點推動的聚乳酸及制品、生物天然氣、環氧乙烷、生物菌肥、固體成型燃料等生物質經濟重大工程項目已達36項,累計完成投資30億元。

  如何更好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生物質產業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也面臨劇烈競爭、深度整合、局部洗牌的復雜局面。面對這樣的大形勢、大趨勢,生物質產業又該如何發展?

  從研發角度看,趙國屏認為生物質產業應遵循三個基本原則:一是經濟原則,即必須考慮成本問題。如果不考慮成本,在市場上就沒有價格優勢,技術再好也不行;二是品質原則,包括唯一性和增效性;三是環保原則。環保越來越受重視,要可持續、健康地發展。

  “這三個原則是互相連在一起的,做科研的人離開了這三個原則,就變成了‘自娛自樂’,就不能對國家的產業提供幫助!壁w國屏說,“做生物工程技術的基本思想就是:從原料到工具、從工具到過程、從過程到產品。實驗室做的技術都應該是‘有用’的,‘有用’是最重要的目的!

  而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下,以生物質能源為代表的生物質產業也迎來絕佳的成長機遇與環境。石元春表示,出征“一帶一路”,布局國內外“兩個戰場”,可形成互補互促的犄角之勢,從而激發生物質產業的內在潛能。

  在他看來,“善戰者,求之于勢”,在“一帶一路”“南南合作”等大型政策上一般都是遵循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基本模式。生物質領域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只有抱團取暖,利用好自身的熱量,才能互補互利。

  “中國兵法上講兩軍作戰時,要以自己的主力部隊和對方的主力部隊相對峙,叫‘以正合’。但取勝靠的往往是奇兵,叫‘以奇勝’。在生物質產業,‘正’代表資金,‘奇’代表政策!笔罕硎,資金與政策是中國生物質產業、中國生物制造企業在世界上立足的關鍵。

  而除了政策與資金的支持,在趙國屏看來,人的力量同樣關鍵!懊魈斓纳飳W是可預測、可調控、可再造的。其中,重要的是政策,關鍵的是人,是隊伍,人和政策如果能配合起來,我們就能夠更好地實現科學向技術、技術向產業的轉化,最終為國家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作出貢獻!壁w國屏說。

  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段子淵稱,生物制造將是我國未來優先發展的方向,發展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的產業技術體系,破解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是我國面臨的重大歷史任務。

  對于未來生物質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段子淵從中科院生命科學研發布局的角度,提出了五大方面。

  一是發展生物基材料產業,開發聚氨基酸、聚蘋果酸、聚賴氨酸、聚酯、多糖膠、聚乳酸、聚羥基脂肪酸等新材料產品,發展材料改性與加工技術及生物質材料加工技術。

  二是推動生物新能源產業,建立秸稈、木薯、菊芋、甘蔗等非糧原料與微藻柴油的新興發酵工藝和技術示范工程裝置,形成新型生物液體燃料生產體系,利用工、農、林廢棄物生物質能源,形成工業燃氣轉化關鍵技術生物燃氣和成型燃料的設備和裝備的國產化。

  三是培育生物化工產業,解決高性能生物催化劑高效設計合成與優化的基礎科學問題,突破原料轉化利用、化工產品的生物催化、生物發酵及其制造過程智能控制等重大關鍵技術,建立可再生碳資源利用到重大化工產品生產的創新模式。

  四是大力推進生物加工產業,發展生物漂白、生物制漿、生物印染、生物制革、生物脫膠、生物提取等新工藝,實現產業示范,針對低品位礦產資源,實施生物冶煉加工工藝,提高金屬提取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節能降耗,減少污染。

  五是做強大宗發酵產業,建立基因組設計與編輯技術體系,構建新一代菌種,大幅度提升原料轉化率和制造過程效率,顯著增強我國發酵產業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寧夏首個生物天然氣清潔能源試驗站8月投產
吉林委員建議發展秸稈沼氣提純天然氣
探索沼氣高效利用 生物天然氣成有效途徑
加快生物天然氣開發利用補“氣荒”
生物天然氣開發利用保持世界領先還應進一步加快
生物質燃料市場走向不明 亟待打破原料市場魔咒
李景明:生物天然氣將成沼氣產業發展重點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