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徐州成功試點全國首個秸稈太陽能沼氣項目
來源:新華日報 時間:2015-7-28 13:42:04 用手機瀏覽

  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在全國首用秸稈太陽能沼氣技術,改變了傳統沼氣項目在冬季難以供氣等問題,讓農戶可以常年不間斷用上穩定氣源,還為秸稈找到新出路。近日,省長李學勇到馬莊村調研,充分肯定這一成果,并要求省住建廳總結推廣。此前,這一項目還被科技部和住建部列為“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

  7月21日,記者來到村里,聽村民和專家講述如何把秸稈沼氣用上“太陽能+”。

  15斤秸稈免費換1立方氣

  馬莊村民顧銀霞正在燒午飯。她家距離氣站500多米,是參與首批100戶試點的最偏遠農戶之一。雖然處在管道末梢,這里的熱值仍然超過5000大卡,幾乎沒有熱量損耗。記者看到,燃氣灶上,藍盈盈的火苗直往上躥,一鍋綠豆稀飯咕嘟咕嘟冒著熱氣。

  “這個火很‘毒’,燒一壺水最多10分鐘,不比用煤氣罐差!睆2012年4月用上秸稈太陽能沼氣,顧銀霞一直有筆賬,過去燒煤氣,每月花上百塊;用沼氣,按照每立方氣1.6元收費,每月開銷不過40元左右,而且使用時插卡按計量用氣,很方便。城里天然氣價格卻為2.2元/立方米。

  花錢買氣,只是一種方式。對于家里仍在種地的村民來說,用收儲的15斤秸稈就能換取1立方氣。村民劉淑霞家有5畝地,今年夏收,她從自家和其他農戶那里,一個上午收了8噸秸稈,換了超過1000立方氣。“我們家平均一年用氣300多立方,這樣就能免費用兩年多了!眲⑹缦甲廛噷⑦@些秸稈運到1.5公里外的氣站,租車費等成本不到200元。

  “村里秸稈除還田外,有三分之一都被沼氣池‘吃’掉了!瘪R莊村黨委書記孟慶喜告訴記者,村里有近2000畝地,一年產生秸稈1600噸左右。在首批試點基礎上,村里又在2013年修建了一座氣站,發展了二期300戶人家,總共投入130萬元(其中省補資金65萬元,其余由村里自籌,農戶只出300元),全村三分之二的農戶用上了沼氣,每年消耗秸稈近500噸,共生產沼氣超過12萬立方。

  3項專利破解沼氣應用難點

  我國推廣沼氣技術已有30多年歷史?墒牵谡託忭椖考娂娚像R后,使用率卻不高,有的甚至廢棄。

  省住建廳建筑節能與科研設計處調研員王華分析說,傳統秸稈沼氣都是建一家一戶獨立秸稈沼氣池的形式,開始產氣還好,但一年要給沼氣池一至兩次大出料,又臟又臭又累還有危險,沒人愿意干,時間一長沼氣的效果就逐年下降,最后淪為擺設!敖┠暌恍┑胤介_始建造大型立式秸稈沼氣工程,但因冬季溫度低,又是立式建造,無法充分利用太陽能加溫,冬季要想產沼氣只能燒鍋爐加溫,運行成本高,難以推廣!

  “馬莊村的沼氣項目,將光能轉化為熱能,進出料都是機械自動化,在工藝技術上擁有3項國家專利,很好地解決了這些難點!辟Z汪區住建局副局長李錦說,村子使用3年多,從來沒有斷過一天氣。

  徐州市環能生態技術公司負責研發和運營這一項目。公司負責人苗瑞福帶著記者來到村里的一期項目沼氣站。這里占地3畝,有存放秸稈的倉庫,還有能儲存300立方沼氣的儲氣柜。最惹眼的是一個2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集熱溫室,這個像蔬菜大棚一樣的建筑,里面氣溫超過60攝氏度。即使在冬天最冷時,這里的溫度也有20攝氏度。苗瑞福指著溫室里臥在地上的沼氣罐說,它改變了普通的立式結構,上面還涂有黑色的太陽能涂料,能起到吸熱作用。同時,被處理掉的沼渣和沼液,每年還可生產出2000立方米沼氣肥,免費送給農民,能種植20棟日光溫室和3000平方食用菌。

  開啟農村能源技術新革命

  王華說,馬莊村的實踐,形成了一條良性循環的產業鏈,農村秸稈焚燒污染空氣、農村與城市爭能源的問題由此也迎刃而解。

  省政府辦公廳2013年下發的《關于印發江蘇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已明確要求:到2015年,全省每個涉農縣(市、區)都有綠色農房省級示范村。結合新農村建設,在300戶以上集中居住點發展沼氣和秸稈氣化等集中供氣,全省每年建設集中供氣工程項目20處以上。據悉,省住建廳里對秸稈太陽能沼氣技術極為重視,幾年來通過科技項目經費支持了馬莊村項目的研發和工程示范。目前已結合示范工程,編制相應標準規范。

  今年1月,省政府參事、中國工程院院士繆昌文在與王華一同調研后,向省政府提交了一份《關于大力推廣集中式秸稈太陽能沼氣技術的建議》,其中寫道:“要徹底解決農村秸稈焚燒問題,必須采用集中式秸稈沼氣技術,必須建立專業技術公司,必須采用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的模式。”

  繆昌文將馬莊村的實踐喻為“開啟了農村能源技術上一次新的革命”,這是今后農村秸稈綜合利用的方向,也是新農村建設、村莊整治的重要抓手。

  “太陽能+”還要多方扶一把

  “雖然試點成功,但也面臨著資金壓力!泵缛鸶S嬎,僅以一期100戶沼氣項目為例,總投資89萬元,其中省補資金61萬元,其余部分由公司出資。在運營中,算上水電、機器維護、工人工資、用料等,全年成本要近8萬元,而收入剛過4萬元。由于農戶的用氣量相對穩定,經過測算,只有規模化后達到一個氣站覆蓋800戶,企業才能賺。

  苗瑞福坦言,由于項目一直虧損,希望在省補資金外,市、縣也能按照一定比例給予配套,同時要在用地、設計等方面統一規劃。另外,沼氣項目涉及農委、住建、環保、農工辦、農機等多個部門,建議多部門聯合資金和政策,形成合力!斑^去建沼氣池,存在‘重建輕管’的問題,建議我省將可再生能源施工資質更名為‘可再生能源建管資質’,采取誰承擔項目、誰建造、誰管理供氣。對不能保證全年供氣的企業撤銷資質,保證農村秸稈沼氣工廠化生產、規;ㄔ、產業化經營!

  繆昌文在調研中也發現,這一技術雖好,但全面推廣仍存難題:沒有總體規劃布局,沒有正確的技術路線,沒有形成部門合力,沒有專項財政基金。

  他建議,成立“新農村集中秸稈沼氣綜合應用示范領導小組”,分工合作,省財政設立專項引導資金,農委負責選擇秸稈沼氣站,住建系統負責村莊規劃布點,集中建設。同時,形成相應綜合應用技術規范,也是一個完整的技術指導作業書。此外,要成立多個相應的專業公司,確保收集、加工處理、穩定運行及后續維護管理。“集中秸稈沼氣只有標準化,才能大面積推廣;只有產業化,才能形成可循環的產業鏈;只有規;拍苄纬赊Z動效應;只有專業化,才能穩定、持久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家投5524萬元支持海南農村沼氣項目建設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下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