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農家產生的生活垃圾,經過村收集、鎮轉運等程序,最快第二天便可在市里的垃圾發電廠變成清潔的電能和蒸汽。這是日前記者跟隨2015年江淮環保世紀行采訪組一行在淮北市看到的景象。
7月20日下午,記者在位于淮北市杜集區礦山集街道的宇能熱電公司看到,來自市區以及濉溪縣部分鄉鎮的垃圾,被送至電廠的處理車間經過預處理,然后再傳送至800度左右的鍋爐燃燒,產生的蒸汽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為附近企業及居民供熱。
該企業負責人宋平介紹,他們每天可以處理900噸生活垃圾,基本涵蓋淮北市區以及濉溪縣三分之一鄉鎮。 “每噸垃圾可以生產280度電,每年可以發電900萬度,同時還可以生產10萬噸的水蒸汽,供周邊的企業和居民使用。 ”據了解,為了支持垃圾發電項目,企業每處理一噸垃圾,政府給予60元的補貼,同時執行0.65元的上網電價。
淮北市環保局局長郭海磊介紹,2010年在該垃圾電廠運行以前,淮北市所有的生活垃圾主要是采取填埋的方式處理,占用土地不說,還有垃圾液滲漏的潛在風險。 “我們的飲用水全部來自深層地下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后果不堪設想。 ”目前,濉溪縣還有大部分鄉鎮的垃圾未能納入到電廠處理,為此,淮北市正在濉溪縣建設2座生物質電廠,屆時全市的垃圾都可以找到出路,實現變廢為寶。
據了解,目前,我省皖北等很多地方的地表水已經不適合作為飲用水,一些地方的深層水開采深度已經達到200米,甚至400米以上。而作為深層水的補充來源,地表水的質量狀況堪憂。為了改善地表水質,淮北市開展了黑河、臭河、垃圾河大調查,全市共排查出28條問題河流,建立信息庫,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治理方案。
除了水資源保護,淮北市在大氣污染防治特別是揚塵防治方面加大了力度。在濉溪縣劉橋鎮,曾經有28家非法石料廠夜里生產,噪音粉塵擾民,周圍群眾苦不堪言。雖然當地政府多次予以取締,但不久往往又死灰復燃。今年7月4日,濉溪縣再次對違法生產的石料加工廠實施取締,現場拆除供電設施,并摧毀生產設備。 “由于道路以及城鄉建設等方面對石料有需求,所以我們正在草擬濉溪縣石料加工項目建設方案,引導企業合法、清潔生產,還群眾碧水藍天。 ”郭海磊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