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能源電力發展從小到大,電源建設迅速擴張,截至去年底,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69.7萬千瓦,人均裝機容量0.534千瓦,較2010年增長74.2%,去年發電量達到32.12億千瓦時,基本保障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對電力的需求。
近年來西藏以水電為主,地熱、風能、太陽能等多能互補的新型體系全面建設,電網建設取得巨大發展,發電裝機容量逐年增長。西藏自治區能源局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裝機容量水電105.7萬千瓦,燃油火電機組39萬千瓦,太陽能光伏電站19.9萬千瓦,風電0.75萬千瓦,地熱電站2.7萬千瓦,其他機組(余熱發電)1.6萬千瓦。
記者采訪了解到,“十二五”以來,西藏先后建成了昌都金河、拉薩直孔、阿里獅泉河、林芝雪卡、林芝老虎嘴、拉薩旁多等水電站;拉薩東嘎應急電源、過渡電源和燃機電站,阿里和昌都應急電源等火電機組;藏中、阿里大型并網光伏電站等新能源項目和一批農村小水電、分散光伏系統建設。
歷時近8年、總投資96億元的藏木水電站去年11月投產發電,6臺機組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是西藏電力發展史上由10萬千瓦級到50萬千瓦級的標志性工程。這一水電站從根本上解決了藏中電網的供電難題,特別是在以往長期冬季缺電的問題上,無疑是雪中送炭,今年全部機組將投產發電。
“去年全區發電量達到32.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2%;青藏直流受電量8.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6%。去年冬季,實現了電力供需沒有缺口、藏中電網沒有燃油機組發電、沒有拉閘限電、沒有安全生產事故的目標。”西藏自治區能源局一位負責人介紹說。
“十二五”期間,西藏建成當地首條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電網最高電壓等級由110千伏提升到直流±400千伏、交流500千伏;青藏直流聯網工程結束了藏中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對緩解缺電矛盾發揮了重要作用;川藏聯網工程建成投產,從根本上解決了昌都電網的缺電問題,并為藏電外送首批電源送出奠定基礎。截至去年底,西藏輸電線路總長度達到了3萬公里。
據了解,林芝多布、昌都果多水電站和多座并網光伏電站將于今年陸續投產發電,預計到年底電力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40萬千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