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經濟回暖拉動需求 原油市場格局料劇變
來源:中國證券報 時間:2015-6-16 14:57:53 用手機瀏覽

    沙特或再打“增產牌”,以保全手中的市場份額。公開消息顯示,沙特準備在未來幾個月增加石油產量至紀錄新高,以滿足不斷增加的全球和國內需求。那么,這是否會結束因需求堅挺且美國石油庫存大幅減少提振的油價漲勢?

    國際油價漲跌與“油耗大戶”利益緊密相關,從A股來看,受益于國際油價持續下跌,交通運輸板塊今年以來持續上漲。昨日,中遠航運、吉林高速、寧波海運等多只交運股逆勢漲停,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等亦表現不俗。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元走強、供應過剩背景下,油價或保持低位震蕩態勢,交通運輸板塊有望持續受益。

    沙特增產壓價

    因預期需求增加,沙特恐增加原油供給。那么,如何看待沙特增產的可能性?

    方正中期研究員隋曉影表示,今年一季度,國際油價形成雙底格局后整體呈現上行走勢,但二季度漲勢暫緩,主要由于市場依然擔憂供給過剩,為爭奪市場份額,此前OPEC半年度會議重申不減產政策,沙特、伊拉克等OPEC產油國原油產量接連創歷史紀錄,而OPEC方面也表示市場份額之爭初見成效,未來包括沙特在內的OPEC國家仍有繼續增產的可能。

    新湖期貨研究員姚瑤表示,目前沙特原油生產的閑置產能約為200萬桶/日,理論上沙特仍有繼續增加供應的可能。

    “夏季為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油品需求高峰,歷史上沙特等中東國家一般會在夏季期間減少對外出口,將更多的原油供給給本國煉廠以滿足國內需求,如果今年沙特繼續增產,其夏季期間的對外出口將保持較高水平,對油價形成一定壓制!币Μ幷f。

    格林大華期貨分析師原欣亮也認為,沙特增產的可能性很大。他表示,盡管市場仍然供應過剩,OPEC會議決定6個月內維持當前總體產能不變,這顯示出OPEC捍衛市場份額的決心不動搖。其中沙特5月原油產量達到創紀錄的每日1030萬桶左右,沙特官員認為印度在今年下半年有望成為全球能源市場需求增長引擎,全球的需求預期增長。

    經濟回暖拉動需求

    今年以來,原油需求預期增長的聲音不絕于耳。對此,姚瑤認為,目前原油需求的增長主要受到季節性因素、部分地區經濟恢復預期和低油價等因素影響。一方面,進入夏季后美國、歐洲和亞洲等大部分地區成品油消費進入高峰,前期煉廠檢修將陸續結束,促使原油消費增加,而目前較低的油品價格也對促進消費有利。另一方面,目前美國經濟仍然存在回暖預期,利于當地原油消費增長,但是這一因素對油價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如果美國經濟回暖,美聯儲加息和美元上漲對油價不利。

    原欣亮則認為,短期的需求增長來自于季節性的需求,美國原油庫存連續第六周下降,跌幅創去年7月以來之最。美國煉廠投料量從2月27日當周的15.11MBPD連續上漲,截至6月5當周上漲至16.58MBPD,增幅在9.7%。根據EIA最新6月能源短期報告,預計2015年美國原油需求將增加0.37MBPD,中國原油需求將增加0.33MBPD。

    隋曉影說,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原油需求增長的動力主要來源于全球經濟的復蘇,雖然美國經濟表現搶眼,但近幾年美國能源需求增長陷入停滯,歐洲經濟剛剛走出衰退,對能源需求貢獻不大,而亞洲等新興發展中國家將是未來原油需求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

    原油市場格局料劇變

    姚瑤指出,隨著沙特等國家進行增產和壓價,頁巖油氣的生產利潤空間受到壓制,廠商生產積極性下降,上游投資減少,去年底以來北美地區的鉆井數量持續下降,原油市場非傳統產能增速下降,不過在目前油價下,部分頁巖油廠商仍有一定盈利空間,且頁巖油氣產量的彈性較大,一旦油價回升,其產量有可能迅速回升。從目前來看,沙特等國的壓價行為能夠壓制頁巖油氣的增長空間,但并不能使其完全退出市場。

    數據顯示,石油服務公司Baker Hughes12日公布美國石油鉆井平臺數量連續第27周下降,創2010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顯示美國石油鉆井平臺數量減少的趨勢仍未結束。同時EIA發布的鉆井產量報告稱,美國頁巖油生產最活躍的七個地區7月產量將會較6月下降,降幅預計為9.1萬桶/日,總產量達到550萬桶/日,這一產量將創下今年1月以來最低。中東等產油國的低油價市場策略對原油供應格局產生了影響,在中長期來看,限制了部分高成本頁巖油的生產。

    隋曉影指出,近幾年隨著北美地區非常規能源的崛起,中東產油國的市場份額逐年下降,但從去年年中開始的油價暴跌令這些非常規能源企業受到重挫,大量鉆井停產,一度令美國原油產量增速放緩,而由于中東產油國的產油成本相對于頁巖油的產油成本偏低,所以低油價對于中東產油國來說影響相對較小,為奪回近幾年流失的市場份額,未來OPEC方面仍有繼續增產的可能。

    她說,隨著近幾年美國原油產量的增長,美國原油進口量持續下滑,美國國內產量的增加更多地滿足了美國國內的需求,同時隨著產量的增長,美國已傾向于逐步放開石油出口,這將使得各產油國的市場份額爭奪更加激烈。

    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受到壓制,明顯對交運板塊利好,航空、航運等“油耗大戶”將在油價弱勢中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美國再成全球原油最大買家 未來中美或輪流坐莊
中國“油脹”將壓制國際油價
油價漲跌左右油氣資產博弈 海外收購窗口期漸顯
油價牛熊轉換考驗“抗震”能力
預計原油需求回升 歐佩克料難減產
歐佩克上調今年原油需求增長預期
歐佩克調高原油需求預測 國際油價12日大漲
國際油價自低位反彈 全球經濟緩慢復蘇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