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會議宣布原油產量不下降,導致上周國際油價如坐“過山車”,會前兩個交易日連續大跌,跌至兩周低點57.26美元;會后“利空出盡”,紐約期貨油價大幅反彈2%,至59.13美元/桶報收。而在上周三凌晨,國際油價剛剛刷新了2015年最高收盤價61.26美元;連續三日,油價漲幅跌幅均超過了2%。
A股方面,上周四、周五,延長化建、龍宇燃油、廣聚能源連續兩日漲停。由于近期山東東明石化首獲進口原油使用權,導致國內機構普遍預期“油氣改革加速”,管網、勘探、進口權領域都將進一步被放開,“混改”或遍地開花,板塊的中線投資價值被再次提升。
國際油價動蕩,與國內成品油市場關系密切,今日成品油調價,出現2015年內第四次下調,屬于大概率事件。今年以來,我國油價共經歷了10輪調價周期,其中3次下調、5次上調、2次調價擱淺。6月8日油價或迎四連降。
汽油今日或降0.08元每升
根據卓創等機構的數據模型測算,此次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下調幅度或超100元,折合93號汽油每升下調或超0.08元。由于上周五國際油價反彈,本次汽油調價幅度難超0.1元。
深圳前海華川石油的謝春分析認為:國內汽油價格與國際油價的密切度較高,前者基本跟隨后者變化。但兩者并非一一對應,因為從原油到國內成品油,還需要經歷運輸與加工的過程,而且,國內機制為企業預留了一定利潤空間。為此,才會多次出現國內油價跌幅不如國際油價的現象。
謝春認為,以國企改革為表現形式的油氣市場改革,有利于打破大企業壟斷、進一步降低居民用油成本。相對于目前機制的價位,國內成品油價仍有5%~15%的降價空間。有望在2017年后出現大幅降價。
油氣股短線有望受益
廈門大學的林伯強教授認為:國際油價長期保持低位,對于中國油氣企業經營來說利大于弊,有利于油氣企業低成本運行與經營銷售。不過,從中國A股市場波動反應來看,國際油價與油氣股的短線聯系多為“正相關”,所謂油價跌、業績提升的利好,更多體現在中線走勢上,而由于資源股的半年走勢整體落后于大盤,該“利好”有望于下半年被市場反映。
據了解,油氣股被機構高度看好,更大的原因是“國企改革”,該板塊、行業充當了國企改革的先鋒,“兩桶油”的一舉一動被機構高度關注。上周油氣行業“利好”頻傳。首先是發改委公布《關于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進口原油使用核查評估情況的公示》,初步確認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可使用進口原油750萬噸/年。東明石化成為我國第一家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標志著長期制約其發展的油源壟斷正式開始放松,也顯示油氣改革將深入向以石化行業的中上游業務推進。
同時,上周中石油與中石化同日發布了油品升級的“路線圖”,為提前布局國六、京六等環保指標更嚴格的油品標準,“兩桶油”將投資數百億元加速汽柴油油品質量升級工作的推進。
有鑒于此,廣東石化業內人士推測:管網業務開放、油氣進口權進一步放開、“兩桶油”勘探業務“混改”,比較可能成為“油氣改革”深入推進的3個突破口。擁有管網業務、勘探技術與以貿易煉化為主業的油氣股,將最先受益。
國際市場
歐佩克:不會設定原油政策目標價格
國際原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上周五召開會議決定,維持當前日產3000萬桶原油的限額不變。此舉完全符合機構之前的預期,被認為是維持低油價戰略,以確保市場份額。此外,由于頁巖油開采成本較高,歐佩克此舉也給北美頁巖油公司施壓,迫使其減少產量以平衡市場供需。國際油價所以坐上了“過山車”,就是因為在歐佩克會議之前,機構普遍預期“不減產”;導致市場瘋狂“做空”,而在此之后,利空出盡,市場出現了技術反彈。
歐佩克會議同時宣布:不會設定原油政策的目標價格。這一舉動為未來部分國家出現的減產行為保留了一定的余地,為油價的寬幅變動創造了條件。
事實上,雖然會議宣布不減產,歐佩克成員國的意見并非統一,之后若干個月里,各國之間仍會追求自己的利益、繼續博弈。多數阿拉伯產油國是堅定的不減產倡導者,目的在于擠兌頁巖油等新能源企業出局。但在此之中,意見也有分歧,部分國家認為:頁巖油工業的生產成本在65美元/桶之上,為此,一定不能讓油價恢復65美元以上位置。另外部分國家則認為:如果油價不出現大的反彈,也會損壞歐佩克國家的整體利益。
后市展望
油價有再次大跌可能
2008年至今,國際油價的主導因素已由之前的美元轉換成了供求關系,歐佩克會議對于國際油價重要性較強,是中線油價走勢的關鍵性因素之一:“不減產”,決定了油價不可能恢復“大牛市”,不可能大幅反彈至100美元大關。廣東金礦分析師蘇有賢認為:短線油價走勢會比較顛簸,不排除油價進一步暴跌的可能性。但中線來看,由于部分機構堅持做多、且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否極泰來,油價有機會上破65美元大關,行至82美元關口前。
三大油氣改革
預期股有利好
1.進口油氣權限將被全面放開
廣州日報記者采訪了喜威燃氣、殼牌、BP等諸多的企業,民營、外資背景企業普遍最為關注的改革焦點是進口油氣權限放開;而廣東本地企業中,油品進口、加工、煉化企業較多,均翹首以待權限的放開。由于已經有兩家企業“珠玉”在先,據了解,6~7月份,該問題是“油氣改革”最可能被突破的部分,龍宇燃油等5家企業被傳是下一步將獲得牌照的企業。
受益企業:中投證券分析師認為,龍宇燃油、茂化實華、廣聚能源等中等規;蛎駹I背景的企業將受益。
2.民營參股管道業務
與油服業務類似,管道業務是油氣企業業務中相對獨立的部分,也成為“油氣改革”的重點。自油氣改革以來,中石油一直在推進管網業務的“混改”,正在出讓“西氣東輸”管網公司近千億元資產100%的股權。而廣東國營石化企業高管透露,政府管理層多次公開強調,一視同仁民營、國營管網企業,不能“歧視”前者。可見管網業務的改革迫切性。
受益企業:除了“兩桶油”將受益,金鴻能源、延長化建等油氣工程建設類企業將受益。
3.勘探業務混改年內或有結果
除了管網業務,中石油還在推進上游勘探業務的“混改”,不過,該觀點從2014年6月被提出,歷經一年時間,實際推進速度非常慢。記者從中石油廣東分公司了解到:預期2015年下半年該“混改”業務會初見成效、看到結果。
受益企業:首先受益的是中國新疆地區的廣匯能源,其他擁有勘探技術與業務的民營背景企業都將受益,如通源石油、準油股份。
|